南宋时期,临安有个叫刘贵的人,娶妻王氏,又纳陈氏为妾。一天,刘贵带着妻子王氏去给岳父祝寿。宴席结束后,岳父认为刘贵家穷,就给了他十五贯钱,并留下女儿让多住几天,让刘贵先回去。
回去的路上,刘贵碰到一位好友,两人久未谋面,相约一起喝酒,结果大醉而归。回到家中,小妾陈氏看见他身上那么多钱,问他从哪里得到的,刘贵借着酒劲调戏陈氏道:“我们家实在太穷了,已经养活不了你。今天我把你卖给了别人,这是卖你的钱,明天就把你送过去。”
刘贵说完后,倒头就睡着了。陈氏听后伤心不已,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公婆婆,与他们告别。然后偷偷来到邻居朱三老的家中,请求借宿一晚。第二天天亮之后,陈氏就独自离开了。
早上刘贵还在呼呼大睡,有个贼来到他家,正要把十五贯钱偷走之时,刘贵被惊醒了。看到有人正在偷钱,赶紧追了出去。刚好地上有一把斧头,盗贼在慌乱之中,拿起斧头把刘贵给杀了,然后带着钱跑了。
到了中午,邻居看到刘贵家的大门依然紧闭着,感到非常奇怪,多次敲门无人应答,于是翻墙进去,看到刘贵惨死家,赶紧报了官。
隔壁邻居朱三老对查验的衙役说昨天晚上刘贵的小妾陈氏来借宿,一大早就走了。衙役认为陈氏有重大嫌疑,于是前去追捕。
陈氏一人独自在路上走累了,坐在路边休息。这时一个叫崔宁的人,从城中卖蚕丝回来,赚了十五贯钱,刚好也坐到陈氏旁边休息。
不久,追捕的衙役到了,看到陈氏和崔宁坐在一起休息,就把他们一起抓了起来,并押送到府衙。
县令从崔宁身上恰好搜到十五贯钱,于是判定崔宁与陈氏有奸情,谋杀刘贵之后,夺走钱财一起逃跑。
崔宁百口莫辩,直呼冤枉。县令以人证物证齐全为由,将崔宁与陈氏判处了死刑。
刘贵的妻子王氏因为丈夫死了,家中又贫寒,就被娘家接了回去。回去的途中,突遇一场大雨,一行人到路边的林子中避雨,不巧遇到一群盗贼。贼首看王氏貌美,就强行将她抢去做妻子。
几年之后,有一次贼首偶然谈及自己曾经进入一户人家,杀死主人后,盗走了十五贯钱。王氏细问之下,知道了这个盗贼就是当年杀死刘贵之人。
过了几日,王氏趁空闲,偷偷来到城内,把这件事告到了官府。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盗贼也被官衙抓起来处以死刑。
等一切尘埃落定后,王氏寻得一处尼姑庵,在此出家,了却余生。
这个故事取自《春在堂随笔》。由“十五贯钱”引发的血案,只能用一个“巧”字来形容这一连串的事情。刘贵的一句戏言,不仅自己身死,而且让小妾和崔宁都枉死,而王氏居然能巧遇杀夫仇人,并报得大仇,正所谓“无巧不成书”。
这个故事也被后世改编成了很多版本,冯梦龙的“三言一拍”也将之收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