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紧张,中日紧张,中英紧张,中加紧张,中印紧张,中韩紧张,中欧紧张……怎么感觉每天都在过得很紧张?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这点心思没啥好说的。再看看一直顶着压力的俄罗斯,就算跟全世界都闹别扭,还不是照样把日子过下去了。 中国这几年简直成了国际“紧张大赛”的C位主角,背后全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小心思”。美国带头,拉着日本、英国、加拿大这些“小弟”一起围堵中国。 美国给中国芯片断供,还在南海搞“自由航行”,那架势就跟小学生抢玩具似的;日本跟着美国喊“中国是最大威胁”,还公然插手台海问题,生怕中国不生气。 英国因为议员被拒入境,政客们就跟被踩了尾巴似的,叫嚣着要“重新评估中英关系”。 加拿大更绝,为了讨好美国,直接给中国电动汽车加100%的税,结果被中国用菜籽油关税打得满地找牙,农户们损失惨重,估计现在正后悔呢。 印度在边境和中国对峙后,又和美国走得近,但莫迪又计划着访华,典型的“两边都想占便宜”。 这些国家嘴上喊着“中国威胁”,其实心里都门儿清:中国现在是全球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欧班列一年跑10万多列,货值超4200亿美元,谁敢真和中国脱钩? 它们的“紧张”,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发展太快,动了它们的“奶酪”。 中国这边被“群殴”,俄罗斯那边却活成了“孤胆英雄”。2025年,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被西方制裁,结果GDP还涨了4.1%,通胀率也控制在9.52%。它靠啥活下来的? 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一,欧洲40%的天然气都得靠它的管道输送,西方想制裁?先问问自己冬天能不能扛得住冻! 俄罗斯有高超音速导弹、核潜艇,北约那些国家光听着就腿软,哪敢轻易动手? 俄罗斯一边和印度签军售大单,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和中国深化能源合作,稳稳当当。 俄罗斯的生存哲学就是:不跟西方讲那些虚的,只讲实力。 被制裁?那就自己造芯片、发展数字经济,2024年俄罗斯数字经济规模都突破20万亿卢布了,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西方,地球照样转”。 从历史上看,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俄罗斯的围堵,其实就是“霸权焦虑症”。它们习惯了当“世界警察”,见不得其他国家发展得好。 但时代变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占了欧洲市场65%的份额,俄罗斯的天然气让欧洲冬天不敢断供,帝国主义的“制裁大棒”,现在看起来就跟纸糊的老虎似的,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看着国际上这些“紧张”戏码,突然明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亡我之心”,就像班里差生见学霸考第一时的那种酸劲儿。 它们越跳脚,越说明中国走对了路——发展高科技、扩大朋友圈、守住核心利益,这些事儿一件都没落下。 俄罗斯的例子更给我们提了个醒:被全世界针对又怎样?只要自己够硬,制裁能当饭吃? 中国现在该学的,就是这种“孤胆英雄”的心态——不主动挑事,但谁敢踩我们的红线,就让它知道疼! 未来的国际关系,肯定还会更“热闹”。但只要中国保持战略定力,把经济、科技、军事的底子打牢,再多的“紧张”不过是纸老虎的咆哮。 毕竟历史早就证明过:靠拳头说话的时代过去了,靠实力赢得尊重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咱们就等着看,中国怎么在这场“紧张大赛”里,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