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美国是不是取消制裁,已经不重要了,中国让不让你进市场,才是真正的王牌。 高志凯这句话,像一颗钉子,直接把话钉进了很多跨国巨头的 CEO 心里,这话听着挺硬气,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记得前几年美国不让卖芯片给我们,结果华为被逼出了麒麟芯片,中芯国际的工艺越做越好,现在中国造的刻蚀机,已经能跟美国货掰手腕了。 有些外国品牌动不动就说要撤出中国,结果呢?Zara关了俄罗斯的门店,转头在中国又开了80多家,H&M之前嘴硬,后来发现中国市场实在丢不起,又灰溜溜地回来了,现在全球卖出去的奢侈品,10件里有6件是中国人买的,这生意谁舍得不要? 苹果想把工厂搬到印度,结果印度产的iPhone毛病一大堆,库克最后还是得承认:"中国的供应链,真的没法替代,"完全不用中国工厂的话,全球手机都得涨价,这个账谁算不明白? 现在最有趣的是,很多新技术都是先在中国市场试水,特斯拉在上海搞的研发中心,搞出来的东西直接拿回美国用,大众汽车砸了70亿在合肥建电动车研发中心,就是因为中国的电动车跑得太快了,不跟着学就要掉队。 说到底,现在做生意已经不是"你想不想来中国"的问题了,而是"中国让不让你来",就像考试一样,中国市场这道"必答题",答不好就别想拿高分。 现在的世界真的变了,以前是外国公司带着技术来中国,现在是中国市场在教外国公司怎么做生意,这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而是游戏规则真的不一样了。 看看特斯拉就知道,它在中国的工厂比美国的效率还高,这不是因为中国工人更便宜,而是整个产业链都在这儿,想改个零件,打个电话供应商下午就能到,这种效率,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中国消费者现在越来越挑剔,电动车续航短就直接不要,手机拍照效果差看都不看,这种高要求倒逼企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如今不少国际品牌都把中国作为首发市场,新品先在这里试水,卖得好了再推向全球。 以后做生意得认清,中国市场不是你想来就来、想不要就不要的,必须得认真对待,光惦记着来捞钱行不通,得真正懂中国消费者想要什么,别总觉得最好的技术都在西方,中国也可能搞出更牛的创新。 现在的商业竞争就像打麻将,中国不仅是参与者,连整个牌桌都是中国制造的,想加入就得按新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