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百果园拒迎合消费者教育言论引争议,配合品质质疑市场反弹

本文基于以下微博话题的智搜结果生成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不会迎合消费者”和“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引发巨大争议,结合企业现状与市场反馈,核心矛盾及舆论反应如下:

一、争议核心:傲慢姿态与市场现实的割裂

“教育论”的逻辑争议

商业二分法:余惠勇提出商业本质是“利用消费者无知”或“教育消费者成熟”,自认百果园属于后者。

拒绝低价迎合:声称“绝不降低品质换低价”,强调高价源于“好水果供不应求”,外观相似的水果品质差可达4-5倍。

消费者反感点:

爹味说教:用户质疑“买水果还要被上课”,企业无权定义消费者成熟度;

脱离现实:在消费降级趋势下(70%年轻人优先考虑性价比),高价定位被讽“教消费者认清自己穷。

“不迎合”的潜在矛盾

企业定位中高端本质是迎合特定客群,却以“不迎合”否定大众需求,被指偷换概念。

财报承认“降低毛利率推性价比产品”,与董事长“绝不让步”的宣言自相矛盾。

⚠二、消费者用行动“打脸”:品质与信任的双重崩塌

高价≠高品质的消费体验

品质翻车频发:

2024年“3·15”曝光腐烂水果切块售卖、隔夜果充当鲜果销售;

黑猫投诉2900+条涉及“坏果不赔”“价格虚高”,如69元西瓜不甜、线上订单常收到不熟水果。

同质不同价:阳光玫瑰葡萄市价几元/斤,百果园同品种卖几十元,口感却被指与菜场无异。

经营危机佐证策略失效

亏损关店潮:2024年净亏损3.86亿元,关闭965家门店(日均关店近5家),市值蒸发超80亿。

会员流失:忠实用户吐槽“十年前品质好,现在只剩贵”,心享年卡续费率下降。

⚖三、舆论批判:三大致命逻辑漏洞

混淆“高价”与“高品质”

行业人士指出:高价更多源于品牌溢价和供应链成本转嫁,非品质本身。对比山姆、朴朴等渠道,同类水果价格低30%以上且品质稳定。

忽视核心矛盾:消费者拒绝低质高价

用户直言:“若品质稳定,百元西瓜也认;但花高价买馊哈密瓜,凭啥?百果园却将质疑归因于“消费者不识货。

违背商业本质:以“教育”回避责任

售后服务缺位:投诉处理推诿加盟商与品牌责任;

无视需求变化:当社区团购、商超以高性价比分流客群时,百果园仍固守陈旧叙事。

⚠四、行业警示:前车之鉴与替代趋势

钟薛高式覆辙预警

网友高频提及钟薛高“教育消费者品味”的失败案例,两者共性:

以高端定位合理化溢价;

回应争议时姿态傲慢;

忽视品质把控与售后痛点。

消费渠道加速转移

线上替代:拼多多、抖音助农以价格透明、产地直达分流用户;

商超崛起:朴朴、山姆凭“以销定采”模式实现低价高质(如朴朴车厘子售价为百果园70%)。

总结:傲慢是信任崩塌的催化剂

百果园的危机本质是品牌叙事与用户体验的断裂。当消费者用“月薪两万吃不起”调侃,用脚投票转向替代渠道时,已表明态度:在品质、价格、服务未形成不可替代性前,“教育消费者”的定位或将加速客群流失。若不能正视亏损关店背后的商业模式缺陷,重构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的价值链,恐难逃市场淘汰的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