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95年,奥运冠军陈若琳被亲生父母抛弃,被舅舅养大,当她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

1995年,奥运冠军陈若琳被亲生父母抛弃,被舅舅养大,当她斩获22个世界冠军后,亲生母亲却找上了门,但陈若琳的举动让人意外。 江苏南通一村子里,三岁的小闺女陈若琳,缩在墙角跟,哭得嗓子都哑了,也没等来爹娘。 她爹妈大吵一架,离婚证一扯,爹跑得没影儿,妈更绝情,搂着她那儿子,扭头就蹿去了外国,把这个小闺女随手撂在了老家的空屋里。 自打那天门关上后,小若琳的世界,塌了半边天。 要不是外婆听见动静不对,推门进来找,这小闺女怕是哭死冻死都没人知。 外婆搂着外孙女,虽然很心疼,但是自个儿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养活个娃实在是困难。 没法子,外婆一咬牙,把若琳过继给了自己的亲儿子,也就是若琳的舅舅唐华。 打那起,舅舅舅妈就成了她的爹娘,小若琳也改了口喊起了“爸”、“妈”。 这闺女命苦,可骨头硬。 但是,小时候老是生病发烧,四岁那年,舅舅想着让她学游泳,强身健体,领她去了市里的儿童体校。 小若琳在水里扑腾得欢实,自己也高兴。 而旁边跳水队的高峰教练,一眼就相中了:“咦!这孩子,身板儿软和,骨头架子也轻巧,天生是块跳水的料!” 家里人一合计,学啥不是学? 跳就跳吧! 谁也没承想,偶然间的选择却促成了真正的一个奇迹。 跳水这碗饭,看着光鲜,吃着扎嘴。 六岁的时候,小若琳练动作,一个没留神,“咔嚓”一声,右胳膊摔断了! 受伤后,石膏从肩膀头子一直打到手腕子,裹得跟发面馍一样。 医生说得养仨月,其中不能做剧烈运动。 可眼瞅着一个月后就有比赛,她疼得夜里直抽凉气,可白天愣是咬着牙,一声不吭,配合医生掰胳膊揉手做康复。 比赛那天,她吊着绷带就上了十米台! 底下人都看傻了,心说这孩子不要命了? 结果咋样?硬是拿了个第四! 教练看得直夸赞:“乖乖!这丫头片子,有着大的决心干啥都能成功!” 这狠劲儿,带着她一路拱进了国家队。 十四岁那年,国家队的大教练周继红来挑苗子。 瞅着陈若琳从十米高台“嗖”地翻下来,入水那一下,水花压得比老队员还小,“噗”一声就没影儿了。 周教练当场拍板:“就她了!带走!” 经过高强度训练,2004年雅典奥运会,陈若琳刚进国家队半年,就站到了三米板前。 比赛那天,紧张的手心全是汗,心“扑通扑通”跳得跟打鼓样。 一上台,她和搭档跳得干净利索,最后捞了块银牌。 瞅着冠军脖子上的金牌,小闺女俩眼亮得跟点了灯样,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下回,俺也得挂上那个!” 这劲儿一憋就是四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十八岁的陈若琳站上十米台,跟换了个人样。 五个动作,翻腾、转体、入水,“唰唰唰”一气呵成,水花压得那叫一个漂亮! 最后总分447.70!破了奥运纪录! 金牌挂脖子上的时候,她抬头瞅见观众席上,舅舅舅妈举着“若琳加油”的大牌子,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这块沉甸甸的金牌,就是对舅舅舅妈养育恩的最好报答! 可冠军的路,哪有那么顺溜? 人生也不可能那么的一帆风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她的老毛病犯了,脖子疼得跟针扎样,扭头都费劲! 决赛第七跳,身子一晃悠,金牌飞了,捞了个银牌。 领奖台上她强撑着笑,一进更衣室抱着教练就哭开了。 “就差那么一点点,真的后悔!” 但是,哭归哭,擦干泪还得练! 2016年里约奥运会,成了她的谢幕战。 双人十米台,她和搭档跟复制粘贴似的,跳得那叫一个齐整! 七轮下来,把对手甩开二十分都不止!金牌又到手了! 可就在颁奖的时候,出幺蛾子了。 看台角落里,“噌”地站起个女人,手里举个纸牌子,上头写着“琳琳妈妈爱你”! 陈若琳站在台上,瞅着那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脑子“嗡”了一下。 那是她那二十多年没露面的亲妈! 赛后,在更衣室里,那女人攥着衣角,缩在墙角,不敢上前。 倒是陈若琳,愣怔了一会儿,自己个儿走了过去,轻轻抱住了她:“都过去了。” 就这四个字,可里头裹着多少年的委屈、心酸,还有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血脉牵连。 最后,她拿了五块奥运金牌,22个世界冠军。 但是,陈若琳没颓废。 2016年退役,2018年就回国家队当教练了! 训练场上,:“手并拢!脚尖绷直!水花呢?压下去!” 她带出来的徒弟也争气,2021年东京奥运会,包圆了女子跳台的金银牌! 她自个儿,也成了全红婵这帮小丫头的“定海神针”。 这闺女,用自个儿的硬骨头,把一手稀巴烂的牌,打成了王炸! 主要信源:(新浪网——退吧!陈若琳儿时路太坎坷 再坚持跳下去或瘫痪)#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