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传话给赖清德,不许挑起台海战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发文表示,

特朗普传话给赖清德,不许挑起台海战争?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罗庆生发文表示,特朗普既要求俄乌尽快停战,就不会愿意看到台湾成为另一个可能消耗美国资源的乌克兰。 一向“友台”的共和党国会议员对赖清德“过境”美国被拒居然没有发声,即表示美国政治气氛已经改变。 特朗普对赖清德传递的“台海禁火令”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8月初,赖清德在凯达格兰论坛上高调宣扬“台独”言论。   声称要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3%以上,并渲染所谓“城镇战”。然而这番挑衅话音刚落,台当局却悄悄放宽了陆配亲属探亲限制。   默许蓝营八县市建立两岸民生合作机制。这种自相矛盾的举动背后,折射出赖清德当局在外部压力下的战略窘迫——华盛顿的缰绳正越收越紧。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台政策已显露清晰转向。4月赖清德突然宣称“和平无价,战争没有赢家”,民进党驻美代表俞大㵢同期在美媒表态“台湾会自己灭火”。   两人一唱一和绝非巧合。当时正值中美第三轮关税磋商关键期,特朗普公开承认“对华征收145%关税过高”,急需通过管控台海风险向北京释放缓和信号。   这种操作路径与2020年如出一辙:当年特朗普先纵容美高官窜台挑动局势,待解放军反制升级后又强逼蔡英文承诺“不寻求美台复交”。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始终将台湾视为交易筹码,当对华贸易战难以为继时,“台湾牌”自然要暂时收进抽屉。   美国政坛气氛的转变更具启示性。7月底赖清德过境纽约遭拒,特朗普政府甚至提前叫停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访美计划。   耐人寻味的是,向来“友台”的共和党建制派此次集体沉默,与民主党人的大呼小叫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异常默契源于两党共识:俄乌战场已消耗美国659亿美元军援,若台海再起战火将彻底击穿财政底线。   曾叫嚣“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的特朗普,绝不允许赖清德把台湾变成另一个乌克兰式的无底洞。   美国防部次长柯尔比3月在参议院坦承:“印太军力平衡已戏剧性恶化,与中国冲突将毫无成果且摧毁美军力量”——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结论。   远比政客的意识形态口号更有分量。   赖清德的战略困局恰在于此。一方面要配合美国对台军购指令,将2026年防务预算强行拉高到GDP的3%,导致岛内教育医疗投入严重缩水;   另一方面又遭美国加征20%歧视性关税,比日韩高出5个百分点,迫使台积电等企业追加千亿美金赴美建厂。   这种经济主权与安全自主的双重流失,使“倚美谋独”愈发像个黑色幽默。   大陆应对策略则彰显战略定力。国防部长董军在建军98周年招待会上首次以军方高层身份直接点名台湾,37架军机同步穿越所谓“海峡中线”。   这种“法理战+军事战”的组合拳,既通过联合国成立80周年节点将台湾问题锚定二战国际秩序,又以“围岛演训”展示全域管控能力。   值得玩味的是,大陆始终未因赖清德言论而升级经济制裁,反持续扩大台湾农产品输陆绿色通道,2025年1至5月厦金“小三通”客运量逆势增长13%。   这种刚柔并济的处置,既让岛内八县市自发组建两岸民生联盟,也促使德国等欧盟国家迅速重申“一中政策”。   2024年中美贸易额仍超7000亿美元,苹果特斯拉等美企更深度依赖中国市场。   当特朗普要求赖清德踩刹车时,美国参议院军委会主席威克却计划8月窜台安抚——这种左右互搏的乱象。   恰暴露美国在“以台制华”与“避战避险”间的精神分裂。而大陆稳步推进的芯片自给率突破、量子计算机研发、稀土出口管控。   正从实力层面将台海主导权牢牢握在手中。毕竟对台湾民众而言,比“民主对抗威权”口号更实在的,是花莲县长徐榛蔚那句大白话:“老百姓要吃饭,不是吃口号”。 参考资料:特朗普抛涉台表态,有何用意? 2025-05-14 08:54·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