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李斯一封假圣旨,便赐给大将蒙恬一杯毒酒。蒙恬接过毒酒,涕泪长流:“我为秦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战死沙场,却被小人所害,实在是可悲可叹!”说完,仰头将毒酒一饮而尽。 蒙恬出生在秦国的将门世家,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都是秦军里的骨干,早年帮秦国打下不少江山。蒙恬自己也从年轻时就上战场,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后,他先当内史管京师的事。秦始皇看重他的本事,公元前215年派他带三十万大军北上打匈奴,收复了河套一带,还把秦、赵、燕的旧边墙连起来,加固成万里长城。这长城不光挡住了匈奴南下,还让中原老百姓能安心种地。蒙恬常年守在上郡,管着军队屯田和边防,秦始皇对他信任得很。蒙恬的弟弟蒙毅也得宠,常跟秦始皇出门,甚至坐同一辆车。蒙毅管司法,办案子严,一次赵高犯了法,蒙毅判他死罪,秦始皇虽赦免了,但赵高从那起就恨上蒙氏兄弟俩。赵高是宦官,本事不小,却心眼小,专爱记仇。李斯是丞相,帮秦始皇统一天下有功,但后来为了保位子,也卷进了阴谋。公元前210年夏天,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在沙丘病逝。赵高和李斯瞒着消息,用咸鱼盖尸臭,篡改遗诏,立胡亥当秦二世,还针对太子扶苏和蒙恬下手,因为扶苏和蒙恬在外带兵,威胁新皇帝的位子。 诏书传到边疆时,蒙恬正和扶苏一起监军。假诏说蒙恬不忠,赐他自尽。蒙恬起初怀疑这诏书的真假,因为秦始皇生前对他那么好,怎么会突然变卦。但扶苏先信了,自杀了。蒙恬听到弟弟蒙毅也被杀了的消息,心凉了半截。他想到自己为秦朝出生入死,打仗修墙,功劳摆在那,却落个这下场。蒙恬接过那杯毒酒,泪流满面,说出那番话,然后喝了下去,就这么死了。赵高和李斯这么干,是为了稳住胡亥的江山,但他们没想到,这步棋加速了秦朝的垮台。蒙恬一死,三十万边军没了主心骨,士气低落。胡亥上台后,任由赵高胡来,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起义到处冒头。秦朝就撑了三年多,就亡了国。 蒙恬的事告诉我们,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往往因为内部的权争乱了套。秦朝统一中国是大事,但没处理好权力交接,就酿成悲剧。今天咱们国家强调党的领导,维护统一稳定,就是吸取这些教训。蒙恬的万里长城还在,提醒大家保家卫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