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6年,叛变的地下党约陈毅到酒店里见面,没想到陈毅先去了叛徒家中,只因叛徒媳

1936年,叛变的地下党约陈毅到酒店里见面,没想到陈毅先去了叛徒家中,只因叛徒媳妇说了两个字,陈毅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圈套。   这一年我国革命经历了太多“事件”,先是红军主力顺利会师,取得阶段性成果。   除此之外,红军在行进过程中,消灭了诸多敌对势力,收缴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使红军实力得到极大的补充。   可与此同时,我党的革命历程还存在着诸多的威胁,粮食短缺、人员不足,也是中央红军不得不面临的大问题。   为了发动更多人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中央任命陈毅为西北局宣传部科长,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宣传党的政策,以及团结能够团结到的所有力量。   在反动分子的眼中,陈毅可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虽然多次企图抓捕陈毅,可都因为各种原因濒临失败。   不过反动分子的行为也的确给陈毅带来了不小的打击,联络驿站被摧毁、情报员负伤,导致和上级联系成为“难事”。   可偏偏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却突然有一位名叫陈海的男子找上门来,表示上级情报员已经就位,并邀请他到山下的酒店赴约。   对于陈海的描述,陈毅半信半疑,可如果对方是真的“情报员”,又会错失与上级联络的重要时机,综合考虑之后,陈毅打算以身试险。   在出发前,为了掩人耳目,陈毅还特地将自己打扮成“富商”的形象,虽说打算赴约,可防人之心不可无。   为此陈毅在途经陈海家时,还专门以“讨水喝”的名义到家中拜访,当时陈海不在家,只有陈海的妻子一人。   面对着陈毅的到来,陈海的妻子格外热情,端茶倒水更是不用说,交谈期间陈海妻子无意间说到“糖铺”二字让陈毅顿感警觉。   由于语言不通,陈毅将“糖铺“听成了“团部”,团部如此机密,如果真的是情报工作者,又怎么可能将“团部”挂在嘴边。   为了验证陈海的说法是否真实,辞别后,陈毅打算去“糖铺”一探究竟,这一去还真的发现了猫腻。   只见陈海正在糖铺中和一名陌生男子接头,而此人正是反动分子中的一员,此时真相已经明了。   验明真实情况后陈毅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上山带着队伍转移,这才避免了一场巨大的“政治变动“。   之后陈毅率领部下转移至梅岭地区,在这里,缺衣少粮、条件艰苦成为所有地下工作者的常态,著名的《梅岭三章》就是陈毅在这个时候所写。   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毅积极参与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说服了很多坚持错误观点的同志下山接受改造,在陈毅的努力下,南方红军游击队被改编成新四军。   在面对可能出现的陷阱时,陈毅展现出了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信息来源: 新华报业网———追寻新四军足迹|重读《梅岭三章》,寻访陈毅隐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