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612高地上,我军战士吴建国身中8弹倒地,一个越军军官想拿走他的枪,这时,吴建国猛地睁开眼,使劲抱住那军官,一起滚下了山崖。 1979 年 2 月 17 日凌晨 4 点 50 分,广西凭祥友谊关的战壕里。17 岁的新兵吴建国蹲在那儿,用刺刀挑着压缩饼干往嘴里送。 月光照下来,他胸前的三等功奖章亮闪闪的,这是他入伍前在公社抗洪挣来的。 “小鬼,别慢慢吃了,把饼干塞裤兜里!” 班长李卫国走过来,拍了拍吴建国的钢盔。 “等拿下 612 高地,我请你吃红烧肉。” 吴建国咧开嘴笑,大声说:“班长,您瞧好吧,我一个人能收拾三个鬼子!” 天慢慢亮了,612 高地的样子能看清了。这座山高 612 米,孤零零地立在那儿。 越军在山顶修了三层火力网,暗堡一个挨着一个,密密麻麻的。 吴建国跟着突击班往山脚摸,没走多久,裤腿就被露水打湿了,凉飕飕的。 突然,一道探照灯的光把黑夜劈开。紧接着,山顶传来越军的叫喊声:“共军来了!” 说时迟那时快,班长李卫国一把将吴建国按进弹坑里。子弹 “嗖嗖” 地从头顶飞过,带起来的泥块砸在钢盔上,“咚咚” 直响。 “给我掩护!” 李卫国抓起爆破筒就要往前冲。 吴建国急了,死死拽住班长的衣角:“班长,我去!我年轻,跑起来快!” 话还没说完,一颗迫击炮弹在五米外炸开,气浪一下子把吴建国的军帽掀飞了,他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吴建国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趴在血里。身上压得慌,一推才知道,是班长李卫国的尸体压着他。 班长后背上全是弹孔,血还在往外冒。“班长!班长!” 吴建国扯着嗓子喊,用尽全力把班长的尸体推开。 他摸了摸腰,就剩两枚手榴弹了。 这时候,越军的机枪还在头顶 “哒哒” 地响。吴建国脑子里忽然想起入伍前母亲说的话:“建国,咱老吴家祖祖辈辈没出过逃兵,到了你这儿,可不能丢人。” 想到这儿,吴建国咬了咬牙,眼神一下子坚定起来。 吴建国忍着疼,猫着腰往雷区冲。刚跑没几步,左小腿突然一阵钻心疼,被弹片划开个大口子,血 “哗哗” 地流。 他咬着牙撕下衬衫布条,胡乱缠在伤口上,借着地形一滚,进了越军丢下的战壕里。 吴建国趴在战壕里抬头看,前面二十米的地方,三个越军正手忙脚乱地调重机枪的角度。 他心里的火一下子上来了,低声骂了句:“狗日的!” 赶紧拉开手榴弹的保险栓扔了过去。 “轰隆” 一声炸响,火光一下子起来了。吴建国借着这股劲儿跳起来,端着刺刀冲过去,一下就刺进第一个敌人的脖子里。 另外两个越军吓了一跳,急忙转过身。 可还没等他们动手,吴建国手里的冲锋枪就 “突突” 地响了。子弹打过去,两个越军立马倒在了地上。 弹匣打空了,吴建国喘着粗气,抬头一看,离山顶就剩三十米了。 山顶上,越军指挥官阮文雄正举着望远镜看,嘴角撇着,一脸不屑。这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少尉,从没见过这么敢拼命的中国新兵。 吴建国接着往山顶冲,没跑几步又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被打倒,浑身上下中了 8 枪。 左胸口的伤口一个劲儿冒血,他都能感觉到肋骨断了的疼。身子越来越沉,眼睛也快睁不开了。 但吴建国心里清楚,主力部队已经冲破防线了,自己再撑一会儿就行。 就在他快没意识的时候,一阵皮鞋 “咔咔” 的声音越来越近。是阮文雄走了过来,他用脚踢了踢吴建国,见没动静,就弯下腰想把他胸前的冲锋枪摘下来。 这时候,吴建国猛地伸出满是血的手,死死掐住了阮文雄的脖子。 他的眼睛瞪得溜圆,都快裂开了,指甲深深抠进越军军官的脖子里。 阮文雄吓了一跳,使劲挣扎着。 战友们冲上山顶的时候,就看见两具尸体抱在一起,从百米高的悬崖上滚了下去。 吴建国的手指抠进了越军军官的眼窝里,那越军的匕首还插在吴建国的心脏上。 卫生员王建军含着眼泪想把吴建国的眼睛合上,可眼皮上结的血块跟睫毛粘在了一起,怎么也合不上。 打完仗清理战场,有人在悬崖底下找到了吴建国的冲锋枪。枪管已经变了形,可枪托上用刺刀刻着两行字:“雷锋叔叔教我为人民服务”“打倒越南侵略者”。 后来,这把枪被送到了军事博物馆,成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珍贵物件。 吴建国的母亲谢友文收到儿子遗物的时候,正在生产队喂猪。 那个褪色的军用水壶里,还有半壶浑浊的雨水,是吴建国冲锋前灌进去的。 老人哆嗦着摸水壶上的弹痕,眼泪止不住地流。 突然,她发现水壶内衬里藏着一张照片,是 16 岁的吴建国在雷锋纪念馆前敬礼,背后的标语写着 “向雷锋同志学习”。 1980 年清明节,湖南省望城县烈士陵园建好了。 吴建国的墓碑上,除了 “战斗英雄” 这几个字,还刻着他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吴建国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做到了这句话,他的英雄事儿,大家伙儿永远记着,他的精神,也一直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