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两岸已接近“准战争状态”?台退役少将:若大陆攻台必是奇袭,摧毁台60%战力后登岛

两岸已接近“准战争状态”?台退役少将:若大陆攻台必是奇袭,摧毁台60%战力后登岛作战。 台退役少将胡瑞舟在研讨会上直言,大陆若攻台必以奇袭开局,先用导弹和空军摧毁台军 60% 战力,随后实施登岛作战。这番言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两岸军力对比的现实评估。 胡瑞舟的判断有其逻辑链条,大陆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精度已达米级,可精准打击台岛防空雷达、机场跑道等关键节点。 2025 年 4 月解放军东部战区的联合演训中,东风 - 16 导弹模拟打击了台岛高价值军事目标,而轰 - 6K 战机携带的鹰击 - 21 空射弹道导弹,能在防区外对航母和大型舰艇实施饱和攻击。 这种 “导弹洗地” 战术若用于实战,台军引以为傲的 “爱国者” 防空系统恐难招架。 台湾的防御体系存在致命短板,台退役少将栗正杰指出,台湾天然气储备仅能维持 10 天,一旦能源设施遭袭,电网瘫痪将导致城市陷入混乱。 更严峻的是,台空军主力 F-16V 战机因美国生产线延误,原定于 2024 年交付的首架战机至今未到,66 架订单的 5 年付款期已进入高峰期,却面临 “钱付了装备没到手” 的尴尬。 这种对外购武器的过度依赖,让台军在战时可能陷入 “有枪无弹” 的困境。 大陆的军事准备早已超越威慑层面,2025 年修订的解放军三大条令新增 49 处 “战时” 场景描述,从内务管理到纪律约束均向实战靠拢。 东部战区常态化演训中,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卡位,形成 “外阻内封” 态势,彻底切断外部势力干预通道。 军事专家付征南分析,这种高强度演练已形成 “新常态”,意味着解放军随时能将演习方案转化为作战行动。 国际社会对台海局势的担忧与日俱增,英国《金融时报》警告赖清德的激进路线可能引发危机,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兵推显示,即便美日联合介入,其航母在台海 2000 公里范围内的生存率不足 30%。 更具标志性的是,美国新政府明确表示 “不会因台海与中国冲突”,国务卿鲁比奥强调需避免战略误判。这种态度转变让台当局 “倚美谋独” 的幻想逐渐破灭。 然而两岸民间交流仍在逆势前行,2025 年上半年,厦金 “小三通” 累计运送旅客 2244 万人次,海峡论坛吸引 7000 余名台胞参会,其中青年占比超四成。 台商光宝科技深度融入大陆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台青王祥宇在武汉创立的教育机构实现爆发式增长。 这种 “军事冷、民间热” 的反差,凸显出台海问题复杂性,政治博弈与民生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场军事博弈的结局或许很快揭晓,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 “包围圈” 越缩越紧,而台当局仍在 “以武拒统” 的死胡同里打转。 若真如胡瑞舟所言,大陆采取 “先瘫痪后登陆” 的战术,台湾将面临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国际社会的警告、岛内民意的焦虑、两岸实力的悬殊,都在警示:“台独” 意味着战争,搞分裂就是把 2300 万同胞推向火海。 历史大势从未如此清晰,大陆既有捍卫主权的坚定意志,也有推动统一的最大诚意。但善意不是无限的,底线不容挑战。 台海局势的 “准战争状态” 能否逆转,取决于台湾当局是否认清现实。 是继续充当外部势力的棋子,还是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正轨,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将决定台海究竟是走向和平曙光,还是坠入战火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