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平天国最大的错误,就是定都南京。倒查原因,罪魁祸首是东王杨秀清。 在中国近

太平天国最大的错误,就是定都南京。倒查原因,罪魁祸首是东王杨秀清。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本来势头猛劲儿,能撼动清朝根基,可就因为一个战略失误,半途而废。定都南京这事儿,表面上看是占了个好地方,实际上埋下大祸根。谁主导了这决定? 太平天国运动是咱们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爆发于1851年1月11日广西金田村。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号召穷苦大众反清,队伍从几千人迅速壮大到几万。起义军从广西北上,经历了永安突围、攻克岳州等战斗,缴获船只和物资,为东进打下基础。到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围攻武昌,最终拿下这座长江重镇。这时候,运动进入高峰,控制湖北大部,兵源和粮草充足,下一步去哪儿成了关键。 攻克武昌后,领导层面临选择。石达开建议去四川,那儿地形险要,适合长期立足。洪秀全主张北上河南,中原位置好,离北京近,能直接威胁清廷。他准备了不少情报,强调河南四通八达,便于调动部队。杨秀清一开始也提过河南洛阳,但很快改口,坚持东下南京。他说南京城墙坚固,长江是天然屏障,即使推翻清朝不成,也能割据黄河以南。争论中,洪秀全的理由占上风,杨秀清没法反驳,就使出绝招,假托天父下凡,宣称上天指示必须去南京。洪秀全最怕这套把戏,只能同意。结果,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昌沿江东进,3月19日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御,本该乘胜北上,却停下来享受。南京物产丰富,环境舒适,领导层容易腐化。洪秀全渐渐不管军政,整天挥霍资源,大造王府,脱离群众。杨秀清掌实权,作风专横,三年不出南京,只跟少数人议事,还用天父下凡逼洪秀全封他万岁。这加剧内部矛盾,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杨秀清被韦昌辉杀害,全家遇难,太平军损失几万精锐,元气大伤。财政上,钱粮多用于奢侈,军队建设跟不上,对手湘军却越来越强。太平天国本是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可定都南京让它偏安一隅,革命锐气消退,清廷抓住机会反扑。 如果当初去河南,情况就不一样了。北方物资匮乏,能抑制腐化,领导层得保持警惕。河南居中原,熟悉北方地形,军事决策更准,避免北伐惨败。太平军本有机会统筹南北,可南京的“小天堂”梦毁了一切。杨秀清作为东王,功劳不小,但他的决策直接导致这场失误。他假托神谕,排挤异见,暴露了农民领袖的局限性。在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再轰烈,也难摆脱小农意识,缺少科学指导,最终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