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诗。 在唐代那片竹林深处,一位诗人独坐其中,琴声与啸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诗。 在唐代那片竹林深处,一位诗人独坐其中,琴声与啸声回荡,明月悄然相伴,这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境? 提起唐代诗人王维,大家都知道他诗画双绝,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生于公元701年,卒于761年。从小接受良好教育,九岁就能写文章,十五岁已以诗闻名。开元九年也就是721年,他中进士,当了太乐丞,可惜因伶人舞黄狮子的事受牵连,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那几年他游历西北边地,见过祁连山和黄河上游的景象,开阔了眼界。 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当政,王维被提拔为右拾遗,次年升监察御史。后来出塞到凉州,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做事,亲历边疆事务。开元二十八年,他妻子去世,没再娶,转而钻研佛学,生活越来越简朴。天宝年间,他买下蓝田辋川庄园,原是宋之问的产业,那里溪水环绕,竹木茂盛。他常和裴迪一起游览,吟诗作赋,汇成《辋川集》。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王维被叛军抓到菩提寺,次年押去洛阳,接受伪职。乱平后,他本该获罪,但弟弟王缙求情,加上他写过表达亡国痛和思念朝廷的诗,得肃宗赦免,只贬为太子中允。后来升到尚书右丞,但已年近六十,更爱辋川的安静日子。 王维的诗现存三百七十多首,主题广,尤善山水田园,风格柔和宁静,语言简洁。苏轼说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受禅宗影响大,晚年长斋奉佛,追求恬淡境界。这首《竹里馆》就是典型,写在辋川竹林的独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表面是景,实际抒发内心孤独与自得。 这诗不严守平仄,叫变体绝句或古绝。和《鹿柴》《栾家濑》《鸟鸣涧》一样,捕捉一时清景与兴致。幽篁深林明月是景,独坐弹琴长啸是人,但核心是情怀:失意后的旷达,寂寞中的坚贞。一个“独”字定调,显出半官半隐的孤寂与自足。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写内心孤独。竹林幽深,他时弹琴时长啸,寄托高洁追求。苏轼在题跋中赞诗中有画,就这两句,已见竹林抚琴图。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写灵魂自愈。没人知晓,只有明月相伴。最妙是“人不知”,不只隐居,还指有些人近在眼前却不懂你。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王维做到这境界。 现实中,我们也常遇挫折,但要内心丰盈,像王维那样淡然。明月不作实解,可指一切美好。只要自强不息,总有光照进来。读书不是为功名,而是内心充实。诗人满腹经纶,不能报国,就隐居山林,不是逃避,是自我审视和解。 同样境遇,李白会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杜甫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王维则自我圆融,洁身自好。各有性格经历思想,却都照亮盛唐天空。 这诗启发现代人,在快节奏社会,面对压力,要学王维调适心态。加强修养,传承文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当前,我们强调文化自信,这类古诗就是宝贵遗产,帮助大家在平凡中找美好,支持个人和集体进步。 王维提升绝句地位,对仗艺术精妙,被誉天下文宗,水墨画始祖。他的山水诗柔和闲逸,影响后世。蓝田辋川如今还有遗址,西安大唐芙蓉园复原竹里馆,游客可体会意境。 总之,这首山水诗不长,却道出人生真谛。无论时代变迁,都提醒我们保持乐观,追求内在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