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眼光了!”重庆,一快递员儿子高考成绩677分,结果他放弃上北大和复旦,而是选择了民办的西湖大学!这让考生母亲无法理解,而他之所以这么选,全都是因为西湖大学校长的一个举动!网友:在北大他可能平平无奇,但在这里就是人中龙凤!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重庆街头的热浪还未散去,中通快递员文丽娟的手机屏幕上,677分的高考成绩像一簇火苗,点燃了整个夏天。 儿子万鑫宇的名字随着这个分数迅速进入公众视野——这个成绩足够叩开复旦、交大的大门,距离北大强基线也仅有一步之遥。 志愿填报系统关闭前的最后一小时,一通来自杭州的电话,让原本清晰的轨迹发生了偏转。 屏幕上跳动的是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号码。 这场持续40分钟的通话里,这位结构生物学家没有提及奖学金的数字,也没有描绘遥不可及的未来图景。 他只是将量子计算的前沿动态、实验室里精密的仪器设备一一展开细说。 对于痴迷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万鑫宇而言,这样的交流正中下怀。 他早已将目光投向芯片领域被 “卡脖子” 的困境,心里装着突破技术壁垒的念头。 在同龄人还在为名校光环心动时,他已经翻遍了西湖大学的师资档案。 这里80% 的教授都有哈佛、MIT等顶尖实验室的经历,人均顶刊论文发表量能排进全国前三。 这所仅创办七年的民办高校,以独特的科研姿态,在传统教育格局中撕开了一道口子。 文丽娟最初的焦虑写在脸上。 在多数家长的认知里,985院校的文凭仍是就业市场的硬通货。 得知儿子放弃北大强基计划的面试机会时,她甚至动过让孩子复读的念头。 直到朋友发来西湖大学博士生在国际顶刊发表的论文截图,她才慢慢意识到,这座看似低调的学术园地,早已成为培育尖端人才的沃土。 最终,万鑫宇的名字出现在西湖大学重庆首批录取名单中。 今年该校在重庆仅招收10人,这位快递员的儿子,意外成了这所新兴高校最特别的“招生名片”。 当下,教育领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向二本学子抛去橄榄枝,大疆算法团队里半数成员毕业于非顶尖院校…… 这些案例都在说明,“唯名校论” 的坚冰正在慢慢消融。 尤其在半导体领域,国产28纳米光刻机技术攻关正处于关键阶段,30万的人才缺口亟待填补。 更多像万鑫宇这样的年轻人,开始循着自己的专业志向选择发展平台。 西湖大学实验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或许正是这种选择的注解。 当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路径逐渐清晰,越来越多的学子不再被名校标签束缚。 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朝着心中的科研理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