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马景涛景区商演被拍时,评论区还在叹“昔日琼瑶男主竟需走穴谋生”,他却突然在直播里摊牌:“现在的日子,是我63年里最踏实的时光”——这话一出,谁还敢说他“跌落神坛”? 8月10日那场直播里,他穿着简单的棉麻衬衫,身后是自家小院的葡萄架,狗狗趴在脚边摇尾巴。聊起近况时,他笑着数起“幸福清单”:女友会提前泡好他爱喝的老白茶,儿子隔三差五视频分享大学趣事,就连合作了多年的助理,现在更像家人——“上次我感冒,她直接住到我家煮姜汤,比亲人还上心”。没有了聚光灯下的“咆哮式演技”,镜头里的他说话温和,提到景区商演时也不避讳:“能和观众近距离聊天,比在片场背台词轻松多了,这也是工作,凭本事吃饭,不丢人”。 网友翻出两年前他在古镇演出的视频:穿着戏服唱《梅花三弄》,台下游客举着手机拍,有人说“这是落魄了”,他却在后台采访里说:“年轻时总想着‘要红’,现在才懂,能按时吃饭、和喜欢的人待着,比奖杯实在”。这种转变藏在细节里:他开始在社交平台发浇花、做饭的日常,去年还带着女友去云南支教,教山区孩子念古诗,照片里他蹲在地上,和孩子凑头看绘本,完全没了明星架子。 有人问他“放下光环不难吗”,他在直播里拿起桌上的紫砂壶:“年轻时这壶要摆得端端正正,生怕磕了;现在就随意放着,泡茶时摸着壶身的纹路,反而觉得踏实。人啊,不装才自在”。这话让不少人想起他巅峰时的状态:90年代主演《孝庄秘史》《水云间》,是金鹰奖常客,却也因“戏红人不红”的争议纠结过。如今他坦然说起那些年的焦虑:“总怕观众忘了我,现在才明白,观众记不记得不重要,自己过得舒心才重要”。 其实他的“满足”早有迹可循。去年《新京报》采访时,他说最大的愿望是“把小院的葡萄架修得再结实点,秋天能请邻居来吃葡萄”;今年《澎湃新闻》报道他参与公益演出,提到他拒绝了“明星待遇”,和志愿者一起搬道具。这些细碎的片段,拼出了一个“不端着”的马景涛——不是琼瑶剧里的深情男主,只是个懂得在平凡里找乐子的普通人。 当他在直播结尾笑着说“祝大家一鸣惊人、马上来财”时,弹幕里有人刷“这才是真体面”。或许我们总以为“成功”得是站在巅峰,可马景涛用63年的人生证明:能放下不甘,在烟火气里过得踏实,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如果是你,会选聚光灯下的热闹,还是小院里的安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①新京报《专访马景涛:63岁,我终于学会和生活和解》2024年9月15日;②澎湃新闻《马景涛参与公益演出:不做明星时,我更像自己》202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