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高考239分,所有人都不相信,老师调阅监控后,这才恍然大悟 李金山出生在湖南一个穷山沟里,家里就靠父母下地干活勉强过日子。从小他就知道家里不容易,爸妈起早贪黑挣那点钱,还得供他和弟弟念书。他上学后,成绩一直拔尖儿,年级第一稳稳的,老师们一提他就竖大拇指,说这小子将来准能出人头地。学校里大大小小的考试,他总比第二名高出一大截,数学题别人挠头的时候,他几下就解出来了。同学们有不会的,都爱找他问,他也从不藏私。家里穷,但他不抱怨,放学回家还帮着干农活,照顾弟弟。村里人看他这样,都说寒门出贵子,指望他考个好大学改变命运。老师们也对他寄予厚望,觉得他能成为村里第一个上清华北大的。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他成了大家心里的希望,可谁也没想到,高考会出这么大岔子。 其实,农村孩子像他这样的不少,压力大但咬牙坚持,就是为了那点出头机会。 高考成绩一公布,李金山只有239分,这分数搁谁身上都不对劲儿,更别说他平时那么牛了。父母一看傻眼了,老师同学们也炸锅了,都觉得肯定是阅卷出错了。学校里议论纷纷,有人说系统有问题,有人猜他发挥失常。可李金山自己倒平静得很,没哭没闹,就跟没事人似的。暑假别人玩儿去,他跑去打零工挣钱。班主任李存义坐不住了,这老师教书多年,知道李金山的本事,数学大题他解得飞快,怎么可能考这么低。他先去李金山家看了看,家里穷得叮当响,饭桌上就一盘炒蛋,让他心里不是滋味。琢磨来琢磨去,他决定查到底,跑了好几趟教育局,托关系拿到了考场监控权限。坐在电脑前看了半天视频,才发现李金山有三科考试压根儿没写字,就交了白卷,只在草稿纸上算了算。真相一出,李存义眼泪下来了,原来不是不会,是故意不写。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穷闹的,农村娃想法单纯,但压力真能压垮人。 知道真相后,李存义没骂人,而是想办法帮李金山。他跟父母商量,组织学校募捐,让李金山复读一年。钱凑齐了,李金山也没推辞,第二年高考他正常发挥,考上了武汉大学,虽然没进清华北大,但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现在他在大学边学边打工,挣钱寄回家,弟弟上学费、父母看病都有了着落。毕业后,他找了份稳定工作,继续孝顺父母。每次回村,他都去看看李存义,带点小东西感谢。老师这举动,不光救了李金山,还让村里人看到希望。这样的故事,告诉大家教育重要,但穷苦家庭的难处也得正视。社会上像李金山这样的孩子不少,得有更多人伸把手。 话说回来,寒门出贵子不容易,但有好老师帮一把,就能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