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886契诃夫转身,从笑声中打捞沉默的尊严

兴趣季 第四本收录的是他1885年写的部分短篇(想到第三本收录的全是1885年的作品,真是产量惊人)和1886年的作品(应该不是全部),看完第四本后能明显感到他的变化,前三本讽刺幽默,简直颠覆了我对俄罗斯文学的刻板印象,第四本风格发生了转变,他写出了荒诞滑稽的行为背后的残酷,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他笔下的小人物不再是滑稽可笑,他们开始展现出身处底层的遇到种种不公、苦难、羞辱。 《苦恼》中的车夫遭受了丧子之痛,他只是想对人讲述他的悲痛,可是无人能倾诉,也没人愿意听,每次开口即被打断,车夫每被打断一次,我的心就跟着揪紧一些,最后他对着他的马,将心中的悲伤倾吐出来,他的孤独感已经完全将我吞没,那晚再也看不下一个字。 《哀伤》中的老铁匠在垂垂老矣时,在被他忽略了一辈子的妻子垂死之际,他感受到了以前妻子对他的好,他决定要善待妻子,只是赶到医生处时,妻子已经死去,他也因为受冻被截肢,这是不是上天看到了他的忏悔后给他的惩罚?人总是失去后才知道珍惜,下次再重蹈覆辙。 《在春天》中怀才不遇的作家,其实也不完全是个作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周围的人对他极尽各种嘲讽之能事,每一个,对的,每一个人都能为了他写不出好作品去嘲讽他,而他呢?契诃夫说:作家的自尊心是一种类似灵魂发炎的病痛。谁一得上这种病,谁就再也听不见鸟儿的歌声,看不见阳光的灿烂,对春天也视而不见了。……只要稍稍碰到这个疮口,整个身体就会痛苦得缩成一团。人心中遇弱就恶,遇强则弱的丑恶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噩梦》中的神甫就像黑暗中微弱的光,让人看见希望,坚信人性中的闪光点。在年轻的庄园主眼中,神甫贪吃、邋遢、不懂人情世故、做事不积极而且很抠,当他得知所有这些看不惯的缺点,是因为神甫强烈的自尊,坚守他的善良和道德底线,而宁愿忍受饥饿和贫穷,他“傻”得让人敬佩。年轻的庄园主本性还是纯良的,在得知真相后,他想到的是如何让对方保有尊严得地接受他的帮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人这些事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