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越来越近,俄罗斯总统普京都拿到请帖,印度总理莫迪却被落下?中国阅兵名单没印度,印方坐不住了! 这事得从头说起,中国这次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是抗日,打的是“团结牌”。 普京要去是因为中俄关系铁啊,俩国家这些年抱团取暖,阅兵台上站一块,那是给全世界看的“兄弟情”。 中印关系这几年啥样,大家心里都有数,边境冲突刚消停没多久,2020年那场加勒万河谷的摩擦还历历在目,印度死了20多个兵,国内舆论炸了锅,反华情绪蹭蹭往上涨。 虽说最近航班恢复了,上合峰会也快开了,关系有点缓和的意思,但离“铁哥们”还差得远。 中国这边说了,欢迎“友好国家”来,可这“友好”俩字,印度自己心里得先掂量掂量,莫迪要是腆着脸跑去,人家不一定给这面子。 莫迪这两年日子不好过,美国那边关税大棒抡得欢,25%的税率砸下来,印度钢铁、汽车这些支柱产业直接蔫了,失业率蹭蹭涨到12%,老百姓怨声载道。 更气人的是,美国还跟巴基斯坦眉来眼去,能源合作搞得热火朝天,印巴本来就是死对头,这不是往莫迪心窝子里捅刀子吗?经济上挨打,外交上受气,印度急需找个靠山。 中国市场那么大,制造业成本还能降18%,莫迪就是不动,国内反对派盯着呢,天天骂他“对华太软”,极端分子也跳脚,嚷嚷着“去中国就是卖国”。 莫迪要是真去了,碰上巴基斯坦领导人同台亮相,那画面想想都尴尬,国内还不得把他骂上天? 但这事儿最扎心的不是没去,而是没被请,印度一直觉得自己是大国,国际舞台上得有牌面。 可你看看这几年,莫迪的外交路数,他在中美之间晃来晃去,想两边都捞好处,美国拉着印度搞“四方安全对话”,印度点头;俄罗斯卖便宜石油,印度也买;中国这边有点合作机会,印度也眼馋。 结果美国嫌他跟俄罗斯太近,中国看他跟菲律宾在南海搞军演挑衅,两头都不待见他。 莫迪这外交,活脱脱像个“墙头草”,风一吹就倒,谁都信不过他,中国这次阅兵是个机会,递了个橄榄枝,印度端着架子不吱声,还指望人家三顾茅庐请你?没这道理啊。 很多网友都在聊这事,有个爆点挺有意思,有人翻出2015年的老账,那年中国搞抗战70周年阅兵,莫迪也没去,当时中印关系还行,可莫迪就是没露面。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普京请了好几次,莫迪照样搪塞过去,这次中国阅兵,巴基斯坦总理都确认去了,印度要再缺席,面子上更挂不住。 网友们调侃说:“普京都有vip票,莫迪连站票都没抢到。 ”这话糙理不糙,印度急得跳脚,可主动权早就在自己手里攥着呢。 再往深里挖,印度这心态也有点意思,他们老觉得自己该被“请”着走,觉得自己是大国,别人得捧着。可国际舞台上,谁管你想啥?中国说了,欢迎友好国家,你得先表态啊。 印度这态度,躲着不说话,还想占C位,哪有这好事?有印度学者喊话,说莫迪该去,借着阅兵跟中国缓和关系,还能拉上俄罗斯搞个“三国联盟”,对抗美国压力。 可莫迪偏不干,8月底的上合峰会他倒是会去,谈点实打实的生意,比如俄油折扣、中国稀土合作,可一到阅兵这“面子工程”,他就怂了。 这算盘打得精,可也暴露了印度的小心思——想要里子,又怕丢面子。 说到这儿,咱老百姓看明白了,莫迪不去,不是中国不请,而是他不敢去,历史上有包袱,现实里有顾虑,国内有压力,国外有掣肘,他就像个走钢丝的,动哪边都怕摔。 网友们说得好:“莫迪这两年忙着骑墙,骑着骑着把自己骑没了。”这话听着解气,可也挺无奈。 印度总喊着要做大国,可这外交路数,总在等别人先出手,自己不敢迈步子,咋成得了大事? 其实这事儿不光是莫迪的纠结,也是印度的缩影,想当大国,光嘴上喊没用,得拿出点真格的,阅兵这事儿,台上讲历史,台下看态度。 中国敞开大门,印度迈不进来,怪谁呢?普京去了,巴基斯坦也去了,莫迪不去,错过的不是一张请帖,而是一个站队的机会,世界舞台上,谁上谁不上,不是靠别人赏脸,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莫迪的“请帖焦虑”就是一场空欢喜,印度想当大国,得有点胆子,别老等着别人敲门,主动出击,才能赢得尊重,大国不是请来的,是干出来的! 参考资料: 【1】中华网:《印民众要求莫迪去找中国,收到G7邀请函也没用,解不了印燃眉之急》 【2】南华早报:《印度莫迪敦促出席中国胜利阅兵》 【3】印度时报:《莫迪总理可能出席9月中国阅兵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