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蒙古想通过天津港往美国卖稀土,低价租用50年,催中国加急建设。蒙古这个国家想跟美

蒙古想通过天津港往美国卖稀土,低价租用50年,催中国加急建设。蒙古这个国家想跟美国做稀土生意,但他们没有港口,便希望能租用我们的天津港,甚至连租金都不愿意多付,那么,我们会是什么态度呢?   蒙古最近又有了新动作,不是要挖矿,也不是要卖羊毛,而是盯上了中国的天津港。   他们想把自家的稀土卖去美国,但没港口出海,就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租你们天津港的一块地?   最好便宜点,租个五十年,顺带你们还帮忙修一修港口,扩建航道、升级自动化,最好一年内搞定。这算盘打得不小,但问题是,中国会答应吗?   蒙古的稀土确实不少,全球第二,3100万吨储量摆在那里,南戈壁还新探出一个超大型矿。这资源要是能变现,确实能给国家财政带来不少喘息空间。   2023年,美国就看上了这点,与蒙古签了个大单,还开放空域配合运输,就是想绕开中国稀土的“统治链”。   毕竟,中国控制着全球85%的稀土精炼产能,想摆脱这个依赖,美国早就着急了。   但蒙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困难。作为一个内陆国,它85%的贸易都得靠中国运出去。铁路就两条,一条通俄罗斯,一条来中国,别无选择。   空运成本高得离谱,占货值的三四成不说,还得看中俄的空域脸色。本来想绕道中亚走一条线出去,结果2025年4月俄罗斯直接把西伯利亚铁路关了,路断了。   这时候,天津港成了唯一的出口希望。蒙古的想法是,租用10公顷土地,建个专属物流园,五十年不变,最好价格也别太高。   乌兰巴托市长早在2023年就提出了这个设想,现在还催着天津港加快建设,说必须在一年内完工,方便他们早日出货。   但问题在于,这种“白捡便宜”的逻辑,放在现实中行不通。   天津港不是闲着没事干的码头,2025年数据一看,年吞吐量超过2.4亿吨,港口资源极其紧张,哪有那么多地让你租五十年还不出钱?   而且中国早就意识到,这种看似经济的提议背后,藏着不小的政治风险。   蒙古不是第一次在关键时刻变脸。2022年,他们单方面撕毁了对华煤炭协议,把定价提高了80%,然后转手卖给印度。这种行为让中国企业吃了哑巴亏,还得忍着。   再看看他们的外交方向,也不难看出用意。美国和蒙古一起搞军事演习,“可汗探索”年年不断,还拒绝加入上合组织,口口声声说要搞“第三邻国外交”,明显在疏远中国。   就这态度,还想低价用我们的港口,直接把稀土卖去美国?中国当然得警惕。更别说,就算港口通了,蒙古的稀土也没那么容易变成现金。   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自己没法炼。现在全球90%的稀土精炼都在中国完成,美国那边的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80%粗矿也得送来中国处理。   蒙古这边连最基本的工业条件都不具备,电力缺口40%,铁路运力连全国三分之一都满足不了,设备也得靠中俄进口。   想搞深加工?先不说有没有技术,光是环保问题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牧民已经多次抗议,说稀土开采污染水源,草原都快养不活羊了。   美国那边也不是万能的解法。能源部2024年在得州搞了个试点精炼厂,最后因为没办法处理污染问题,被环保部门叫停了。   这说明什么?不是谁想搞稀土精炼都能搞得起来。这技术和产业链,一直都不是靠钱砸就能成的。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自然要有所动作。2025年3月,中国海关把蒙古稀土矿石的通关时间拉长到48小时,还暂停了原计划和蒙古合作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俄罗斯也没闲着,4月份交通部发布禁令:不再允许第三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转运战略资源。这下蒙古想要跳出中国的通道,几乎是不可能了。   在现实面前,蒙古也开始转向。2023年8月,他们单方面终止了对美稀土协议,重新转头寻求与中国合作。   其实早在2022年,中国稀土集团就和蒙古成立了合资公司,一起开发矿山。2024年,锦州港也被启用为第二个出海口,通过中蒙铁路联通项目,走得依然是中国渠道。   说到底,蒙古的问题不是资源少,也不是理想不够,而是高估了自己能跳出地缘限制的能力。   历史上,苏联就曾刻意划定边界,让蒙古与哈萨克断开,阻断了任何通向西方的陆桥。今天的蒙古,依然没法摆脱这个命运。   更深层的教训在于,掌握资源不等于拥有产业主动权。中国稀土相关的专利有6788项,占全球68%。   从采矿、精炼到下游的磁材制造,中国都有完整的产业链。蒙古虽然手里有矿,但没有技术、没有通道、没有产业链,最终也只能当个“资源搬运工”。   所以,他们想通过天津港把稀土卖去美国的设想,看上去挺精明,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租个港口,不是搭个帐篷,五十年免租还要催着别人修好,放在谁那儿都得掂量掂量。   中国当然愿意合作,但合作是要讲规则、看诚意、重互信的,不是你拿资源做筹码,想薅羊毛就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