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为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推进“数字贸易之都”和贸易强势又出新一轮专项扶持资金政策,鼓励在杭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了解到,这项补贴政策涵盖范围很广,覆盖企业成长全链条,最高单项支持达100万元!除了传统的进出口服务贸易,还拓展到数字内容出海先锋,政策力度可谓重磅。
比如:
支持品牌推广方
在海外Tiktok、Youtube、Google、Steam等为代表的知名社交媒体、知名搜索引擎、知名数字内容分发平台以及境外自建平台开展自主品牌推广且文化贸易出口额达到一定规模,每家企业给予不超过推广费用25%的资金支持,每年最高支持100万元。
支持数字内容翻译制作
企业在数字内容翻译活动中产生的翻译费(中文译外文)、外语配音费等费用:每个数字产品给予不超过5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最高支持30万元。
支持游戏境外测试
支持游戏企业进行境外发行测试,对每款7日留存率不低于15%的游戏所产生的海外发行测试服务器租赁、获取测试用户等费用:每款游戏给予不超过30%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30万元;每年支持企业不超过10家。
支持出海发行微短剧
微短剧企业当年度新出海发行的微短剧:给予每部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的微短剧最高20万元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60万元。
支持境外发行网络小说
企业(工作室)当年在境外发行的网络小说:给予每本累计阅读量超过500万次的网络小说最高20万元的资金支持;每家企业(工作室)每年最高支持60万元每年支持企业(工作室)不超过5家。
补贴政策全文解读如下:
记者关注到,近期省、市两级政府部门都在密集出台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相关政策,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助力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如近日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加快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若干举措》。
建设对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
打造线上综合服务门户
汇集政府、专业机构、行业组织等境内外服务资源,建设“浙江省海外综合服务平台”,从国别信息、政策、法律、金融等维度,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服务。
构建线下综合服务网络
在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钱塘区块建设“浙企出海综合服务港”。
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建设“浙企出海服务站”,开展合作对接。
全省形成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境内外互通、线上线下互动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丝路护航”“十链百场万企”等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加强企业出海服务
合规经营
汇聚专业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合规咨询。
开展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排查专项活动。
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健全与对外投资相适应的内控体系,提升企业对境外子公司的管控质量。
涉外法律
建设浙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海事商事法治服务联盟,搭建浙商全球法律服务网络。
开展涉外公证减证便民惠企专项行动,优化跨境仲裁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打造梯队式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
跨境金融
鼓励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利用人民币专项融资窗口,加大对企业对外投资的贷款力度。
鼓励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深化合作,组建银团依法依规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走出去”金融服务对接。
引导金融机构合规有序推进跨境资金池业务,加强汇率避险企业宣传和培训。
涉外知识产权与标准化
帮助企业加强海外专利、商标布局,加强与浙江重要贸易目的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合作。
推动将浙江优势领域先进标准转化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或区域标准。
推动浙江认证检测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测试报告在海外市场获得采信与接受。
人力资源
引导省内高校与出海企业合作,共建“丝路学院”,为当地员工开展技能培训。
鼓励高校、商协会和第三方机构为出海企业提供培训交流活动。
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等平台,开展跨境人力资源培训。
人员出入境
建立重点对外投资合作企业人员出入境诚信名单报备制度,为外派人员提供出入境便利。
多渠道宣传劳务人员出境务工政策和规范程序,切实保障出境务工人员正当权益。
此外,该项政策针对优化对外投资备案管理、建强境外服务网络、强化对外投资监测等方面也作了更加细化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