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估计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领导人一个也不回来。一些人还奢望美帝国、英帝国、法帝国能来,简直是幻想!那天能来的大多数都是一些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这种大型纪念活动,特别是带有鲜明国家立场和民族情感色彩的活动,邀请谁来,谁来不来,本身就是国际关系的一根重要温度计,更是政治选择的风向标。 西方发达国家的领导人缺席,真不是咱们做得不好或者活动不重要,而是有着更深层、更顽固的结构性原因。 想想看,历史上每一次大国举行类似的纪念活动,西方阵营的态度往往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他们的外交决策优先考量的,通常是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意识形态归属最紧密绑定的盟友圈层。 中国作为东方大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一直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但这条路在很多西方主流精英眼中,天然就被打上了不同的标签。 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掺杂了竞争、疑虑甚至遏制的心态,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参与中国主场外交活动的意愿。 当时国际舞台上还有别的戏码在唱呢。就比如说,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整个西方世界和俄罗斯的关系可以说是跌入了冷战后的一个谷底,制裁对垒搞得风风火火。 美欧在这个当口上基本是抱成团,对中国虽然也在贸易、人权等议题上有这样那样的意见要表达,但更核心的精力都拴在怎么应对俄罗斯这个“眼前最大的地缘政治对手”上面。 在这种大背景下,你让美国或者英国、法国的领导人不远万里飞到北京来参加一场大规模阅兵? 这和他们当时外交上的“主旋律”——坚定支持乌克兰、制裁俄罗斯、强化北约团结——实在有点“曲风不合”。 他们的国内政治环境也不允许啊,舆论场上各种声音,领导人做出这种行程安排要顶的压力可不小。 在西方主流国家的语境里,“阅兵展示武装力量”这种动作,经常被习惯性地解读为带有“炫耀武力”甚至某种程度“恫吓”意味的信号。 他们自己其实也搞阅兵,但轮到他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搞大规模阅兵,西方媒体和评论圈的预设解读框架就容易往负面套。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让他们对参与这样的活动天然就多了一层踌躇和顾虑。 他们担心一旦来了,在国内会被解读为对某种“力量展示”的默认,在国际上可能还会被盟友伙伴误会立场是不是软了,不够坚定。算来算去,不来是最省事的政治自保。 你看那些西方媒体在阅兵前后的报道,酸溜溜的味道很足,总喜欢强调中国军队装备多么先进啦、规模多么庞大啦,隐晦地配上些“威胁论”的旁白。 这种舆论环境,也为他们领导人不来访客观上造好了台阶和掩护。人家正等着你大阅兵呢,好让他们国内的舆论机器有足够的话题素材来续写早已准备好的那套老剧本。 不是说西方不重要,而是清晰地表明了,在一个日益多极化的世界里,中国有着丰富而可靠的伙伴选择。 而这些伙伴关系,正是中国外交长期深耕厚植、符合我们国家发展核心利益的重大成果体现。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得道多助。 参考资料:九三盛大阅兵!官方: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参阅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2025-06-24 10:53·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