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必定有一战?4大因素决定中美无法谈拢,崔天凯一语道破现实。前驻美大使崔天凯说

中国必定有一战?4大因素决定中美无法谈拢,崔天凯一语道破现实。前驻美大使崔天凯说:中美在好些关键地方根本谈不拢,因为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他讲这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年外交经验观察得出的结论。崔天凯从2013年到2021年在美国当大使,整整八年,亲身经历了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三届政府的政策转变。 崔天凯从2013年至2021年担任驻美大使,期间跨越奥巴马后期、特朗普全程和拜登初期,亲历美国对华政策从合作转向竞争的转变。 奥巴马时代后期,美国启动亚太再平衡策略,强调贸易平衡和区域影响力。特朗普时期,美国正式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实施关税壁垒和技术限制。拜登上台后,这一政策延续并强化,涉及科技封锁和盟友拉拢。 崔天凯在卸任后,继续通过论坛和访谈表达观点,如2025年7月世界和平论坛,他强调中国发展目标是超越自我,而非超越美国。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两国分歧的根源性。 战略互信缺失是中美无法谈拢的首要因素。美国对中国发展持有偏见,将和平崛起视为对其全球主导地位的威胁,导致决策采用零和博弈逻辑。早在2018年,美国通过出口管制和实体清单,限制中国高科技获取,影响全球供应链。 2025年,这一态势加剧,美国加强印太联盟,在菲律宾增设军事基地,南海舰机巡航常态化。崔天凯在2023年访谈中指出,这种认知偏差源于美国内部误判,中国从未将竞争美国作为目标,却面临持续遏制。 特朗普第二任期后,美国升级关税战,修改美台关系清单,进一步放大互信缺口。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双边贸易额波动,凸显信任基础薄弱。专家分析,这种结构性矛盾源于权力转移理论,但中美需通过互信机制化解,否则风险放大。 台湾问题是两国分歧中最敏感的核心,关乎中国主权完整,没有谈判空间。美国近年来扩大对台军售,提升官方互动,甚至纳入印太框架。2022年佩洛西访台引发中方环岛演习,2025年美国继续军售规模达数十亿美元,海峡巡逻机频繁出动。 崔天凯在2025年7月论坛上重申,台湾对中国是生死攸关问题,没什么好商量,如果美国坚持一中原则,问题易解,但当前立法如台湾政策法案违背承诺,加剧紧张。 南海方面,美国新增基地,美菲联合演习推高区域摩擦。中国外交部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逾越红线。国际报告显示,2025年台海形势复杂化,影响亚太稳定,中美需避免将台湾嵌入大国竞争框架,否则易引发危机。 经济科技竞争构成第三个因素,美国通过关税、技术封锁和金融手段,压制中国产业升级。2018年贸易战高峰,美国对华为实施全面打压,限制先进芯片和市场准入。 2025年,科技脱钩深化,美国出台新出口管制,针对半导体领域,推动盟友构建排除中国供应链。中国则加速自主化,中芯国际量产更精细制程,上海微电子在光刻机取得突破。崔天凯指出,这种竞争非中国主动,美方动机在于维持技术霸权。 中国商务部长与SK海力士讨论芯片合作,显示中方寻求共赢,但美国关税政策持续,2025年特朗普加码关税,中国虽不愿贸易战,却按世贸规则反制。全球经济观察显示,这种对抗撼动国际秩序,墨西哥农场工人短缺反映供应链转移影响。中美需拓展合作深度,寻找利益交汇点,否则经济互损将长期化。 意识形态差异是第四个因素,美国以民主人权为由指责中国,试图输出模式,拉拢伙伴形成包围。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尊重各国自选道路。 2021年民主峰会,美国发起活动号召联盟,中国在联合国强调多样合作。2025年,这种分歧持续,美国人权报告列出指控,中国外交部逐条驳斥。 气候谈判中,双方虽有联合声明,但意识形态冲突阻碍深度协作。崔天凯在2023年香港论坛上表示,中国对发展中美关系态度一贯,不会改变,但核心利益如台湾不容妥协。专家认为,意识形态竞争嵌入战略博弈,影响全球治理,中美需基于相互尊重,推动多边主义,否则合作难以推进。 这些因素交织,导致中美对话艰难。中国始终选择和平路径,推动协商,但若美方维持对抗,风险上升。2025年特朗普回归,中美高层通话释放信号,如贸易磋商,但关税和技术不确定性持久。 2025年中美博弈新格局,北京对话显示,互信需通过行动重建,如减少军事部署。台湾问题嵌入地缘竞争,美国对台政策服务全球战略,但忽略中国红线。2025年旧金山会晤虽有积极,但台湾仍是风暴点。 经济科技领域,美国脱钩举措损害自身,瑞士意外降息反映全球经济不确定。中国创新能力提升,显示韧性。 意识形态上,中美需跨越东西差异,践行多边主义。崔天凯敦促美方读懂中国心态,避免夸大战略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