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式大摆谱”!访华岂是筹码?特朗普就访华新表态,还给中国开出了两个前提,中方一个都不答应。在美国时间8月5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媒CNBC采访时,他就访华议题进行了最新表态。 即“不是自己想要会面的,而是中国对他发出邀请,如果我们能够与中国达成协议,那美国对中国的访问就会在年底进行,否则就不会花费十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没有意义的会面”。 近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接受采访时,再次就访华问题抛出令人侧目的条件——他声称需中方重新发出正式邀请,且双方必须事先达成贸易协议,否则便认定访问“无意义”。如此将国事访问视作可交易筹码的行径,不仅违背国际外交的基本规范与相互尊重原则,更暴露了其将大国关系庸俗化为个人交易工具的深层思维模式。这种单边预设前提、无视外交平等性的姿态,在国际交往中实属罕见。 面对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而坚定:中国外交的大门始终敞开,但门槛绝不容随意设置。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明确强调,“国与国相处,要把平等相待、互尊互信挺在前面”。中方欢迎的是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的对话。特朗普单方面设置前提,本质上是对中国主权尊严的轻慢,中国对此断然拒绝,是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与国际交往基本规则的必然之举。这种拒绝,恰恰是中国外交定力的彰显——既非封闭自守,亦非无原则退让。 面对美方的不合理要求,中国并非被动等待。我们拥有多种有效反制手段,而稀土管控便是其中关键一环。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无可替代的核心枢纽,不仅拥有资源优势,更掌握着精炼分离等尖端技术。美国国防工业对来自中国的稀土及其加工产品存在深度依赖,从F-35战机的精密传感器到“战斧”导弹的制导系统,都离不开中国提供的特种稀土材料。中方对稀土的出口管理举措,是基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履行国际义务的综合考量,完全合理合法。当这种管控触及美国军工产业链的敏感神经时,其产生的战略压力是具体且深远的——它迫使美国直面自身供应链的脆弱性,掂量对抗的成本。 贸易战没有真正的赢家,但无原则的妥协只会招致更多贪婪的索取。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反制能力,既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一种无声的战略语言,它清晰传达出中国维护核心利益与发展权利的坚定决心。特朗普若执意将国事访问异化为满足私利的筹码游戏,最终受损的必将是美国的战略信誉与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