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7年,30岁的解放军师长周志坚,迎娶19岁的女护士,谁知新婚之夜,周志坚竟

1947年,30岁的解放军师长周志坚,迎娶19岁的女护士,谁知新婚之夜,周志坚竟突然没了踪影,这可把新娘急坏了。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周志坚于1917年出生在湖北礼山县(现今大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八岁母亲也因过度劳累病故,小小年纪的他只能去给人放牛。 后来,大革命的浪潮涌来,“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让穷人们看到了希望。受参加革命的哥哥们影响,12岁的周志坚在1929年3月加入了汉孝陂红军游击大队,从此踏上革命征程,还把名字从周裕发改成了周志坚。 此后,他投身保卫鄂豫皖苏区的战斗,在多次战役中表现英勇,从普通战士逐步晋升。1935年,他参加长征,三次穿越草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 1947年这次,周志坚的伤是三个月前潍县战役留下的。当时他带领部队阻击国民党第八独立旅,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大腿根部,差一点就伤到动脉。 昏迷三天三夜后,他在后方医院醒来,睁眼就看到了正在换药的矫明。“首长,忍着点。”矫明一边说着,没等周志坚反应过来,就掀开被子准备换药。 周志坚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毕竟让年轻女护士处理这么私密的伤口,他难免觉得尴尬。他咬着牙问道:“能不能换个男护士来?” 矫明头也不抬地回答:“首长,在我们医生眼里,只有伤员,不分男女。”说着,她手法熟练地处理起伤口。 从那之后,矫明就成了周志坚的专属护士。她不仅按时换药,有空时还会给周志坚读《大众日报》,讲讲解放区土改的事儿。 周志坚则给她讲战场上的经历,比如1935年三过草地时用皮带煮汤喝,1941年侏儒山战役中用“土坦克”攻破日军碉堡。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司令部的人常常能听到周志坚病房里传出欢声笑语。 医院政委王秀英看出了两人之间的微妙,笑着对矫明说:“小矫啊,周师长可是咱们胶东军区有名的‘虎将’,你要不要考虑考虑?”矫明的脸瞬间红了,不过没有反驳。 消息很快传到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那里。许世友把周志坚叫到办公室,拍着桌子大笑道:“你个小铁匠,打仗厉害,找对象也不逊色嘛!” 原来,周志坚作战勇猛,擅长打硬仗,被大家称作“铁将”,传着传着就成了“周铁匠”。许世友当场决定:“婚事我来操办!” 1947年12月23日,在司令部礼堂,周志坚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领口别着红纸扎的大红花;矫明穿着用缴获日军白大褂改制的旗袍,胸前也别着红花,两人举行了婚礼。 许世友亲自当证婚人,还拿出自己珍藏的半瓶高粱酒招待大家。可就在婚礼当晚十点,宾客陆续离开后,周志坚突然对矫明说:“你先睡,我去司令部看看。”说完便匆匆离去。 此时的周志坚,正站在作战地图前,听侦察科长汇报:“师长,离驻地二十里的姜疃镇,发现敌人一个军械所,守备只有一个排。” 周志坚眼睛一亮,赶忙问:“有多少美式装备?”侦察科长压低声音说:“至少三十箱弹药,还有十挺汤姆逊冲锋枪。弟兄们都憋着一股劲儿,想把这当新婚贺礼送给您。” 周志坚一听,当即一拍桌子:“好!我亲自带队!”他抓起驳壳枪就要走,可刚走到门口,又想起了什么,转身回到洞房。 看着已经睡着的矫明,周志坚轻轻给她掖好被子,在她耳边轻声说:“等我回来。”然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带着部队朝着姜疃镇的军械所出发。 天快亮的时候,莱阳县城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矫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洞房里就自己一个人。 她光着脚跑到院子里,正好碰到许世友带着卫兵往外冲。“司令员,志坚呢?”她带着哭腔问道。 许世友脸色铁青,生气地说:“这小子,要是敢临阵脱逃,老子毙了他!” 随着枪声渐渐停歇,东方泛起鱼肚白。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城墙上时,周志坚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回来了。 他们的军装沾满泥浆,却扛着崭新的汤姆逊冲锋枪,推着装满弹药的独轮车。“师长,军械所端掉了!”战士们齐声喊道。 周志坚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这才想起自己还穿着结婚礼服,此时这件灰布军装已经破得不成样子。 “你……你新婚之夜居然去打仗了?”矫明又气又急,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周志坚这才意识到不妥,摘下大檐帽低头认错:“明子,我…… 我一听说有美式装备,脑子一热就……” 话没说完,许世友突然大笑:“好你个周志坚!结婚不忘打仗,打仗不忘结婚,这才是咱胶东的汉子!” 消息在军区传开,战友们打趣:“周师长这是‘武器媳妇双丰收’啊!”就连严肃的政委廖海光也笑道:“志坚啊,下次打胜仗,记得提前跟新娘子说一声。” 矫明破涕为笑,轻轻捶了他一拳:“下次再这样,我就把你的枪藏起来!” 这场婚礼成了胶东军区的传奇。后来,周志坚升任华野十三纵司令员,在济南战役中率先攻入内城;矫明跟着部队转战,从护士成长为战地医院护士长。1955年授衔时,周志坚被授予中将军衔。 他和矫明的爱情,是战火纷飞年代最动人的写照——在爱情与责任、家与国之间,革命战士的担当与抉择,被人们长久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