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现在的中国,印度已经得罪不起!据印度媒体报道,在遭到特朗普关税惩罚之后,印度曾向中方建议,中印双方联手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遭到中方拒绝。 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因为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了25%的关税,涉及钢铁、铝材和汽车零部件等,占印度对美出口的六成以上。 印度商务部的数据显示,7月对美出口额同比下跌了13.7%,8月预计再降10%。亚洲开发银行警告,这可能是印度自2011年以来最严重的贸易冲击。 新德里在巨大压力下,急于寻找出路,于是将目光转向中国,提出联手对抗美国关税的建议。但中国以“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为由,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 为什么中国会拒绝?答案很简单,是咱们已经吃过印度的一次亏了,印度也不是什么好人。 2025年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期间,印度突然宣布对进口钢铁加征12%的关税,明显针对中国产品。 这件事发生在美印高层会晤的敏感时刻,外界普遍认为,印度是想通过打压中国来讨好美国,换取贸易上的好处。 这种“拿中国做筹码”的做法,让中方非常不满。信任的裂痕一旦出现,哪有那么容易修复?印度的提议被拒,某种程度上就是自食其果。 中国也没让印度占到便宜,2025年5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印度产的氯氰菊酯征收最高166.2%的反倾销税,直指印度低价抢市场的行为。这一步精准反击,让印度明白,损害中国利益是要付出代价的。 中国通过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捍卫自己的底线。印度的联手提议,放在这个背景下,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再看中印之间的经济联系,其实早就密不可分。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到1384.78亿美元,中国连续七年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问题在于,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850亿美元,占其总逆差的40%以上。印度的电子、医药和机械产业,严重依赖中国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没有中国的供应链,印度很多工厂可能直接停摆。 印度现在是进退两难,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还要停止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否则关税还会加码。 可印度要缓解对华逆差,又离不开中国的技术支持。偏偏它之前还用加税的方式得罪了中国,合作的大门几乎被自己关上。 中国这边,态度始终很清楚。2025年3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中印应该做“相互成就的伙伴”,而不是彼此对抗的对手。这话点明了中国的立场:合作可以,但必须建立在互利和尊重的基础上。 印度那种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的策略,显然行不通。中国更看重的是长期的、稳定的伙伴关系,而不是短视的博弈。 印度《经济时报》说得直白:中国在全球产业链里,已经是绕不过去的存在。印度之前几次三番试探中国的底线,换来的只有强硬的反制。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中国有底气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印度如果一味对抗,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归根结底,印度需要重新思考怎么和中国相处,因为在当下的全球格局里,得罪中国,代价实在太大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