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警徽熠熠照征程爱心灼灼映江洲——记扬中“公益警察”孙斌的二十年坚守

金山网讯在江洲宝岛扬中,有这样一位独特的人民警察:他既是守护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又是困境儿童心中的温暖明灯。他的名字叫孙斌。1975年出生的他,以共产党员的担当,在二十载悠悠岁月里,于警徽与爱心之间架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桥梁,谱写出一曲动人心弦的奉献之歌。

网络初遇:开启20年公益征程

2005年的一个平常日子,孙斌在网上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格桑花的故事》。配图里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深深刺痛着这位人民警察的心。

他立即行动起来,在扬中本地论坛开辟“格桑花”版块,以“江风”为名,发布22名青海省曲麻莱县贫困孩子的资料。他不仅带头认捐了2名学生,还呼吁网友关注西部教育,奉献爱心。令他惊喜的是,短短10天时间,这些孩子全部得到认捐。

这10天,已然成为他20年公益之路的起点。

“当时没想太多,就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孙斌回忆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利用无数个夜晚和休息时间,一笔一笔核对信息,一箱一箱打包整理,20年间累计为千余名贫困学生找到资助人,搭建起“一对一”帮扶桥梁,募集衣物、书籍近20吨。

孙斌的善行义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先后荣获“江苏好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等称号。然而对他而言,这些荣誉远不如孩子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珍贵。

线下深耕:传递生命的温暖希望

孙斌的公益之路从不局限于网络,还走到了线下。

2007年4月,孙斌得知扬中兴隆中心小学学生小雅倩白血病复发,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却因家境贫困、无力支付巨额医疗费用,不得不坐等家中。

得知小雅倩的不幸遭遇后,孙斌在扬中本地论坛建立了专门的“雅倩专版”,设立捐款账户,组织爱心活动,在扬中共募集到善款17万元。钱还是不够,他又联系雅昌艺术网,号召收藏爱好者发起了71场爱心义卖,筹款21万元。最终,为孩子募集到38万元社会捐款,帮助小雅倩成功接受骨髓移植。

之后,孙斌又多方联系,帮小雅倩家开了一个洗车场,解决了家庭生计问题。

2010年,孙斌推动举办了30个青海孩子到扬中过夏令营活动和为青海玉树曲麻莱县兴建蔬菜大棚项目。

2013年,他走进扬中各大中小学,通过报告会的形式,让本地孩子了解山区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暑期,他联系到加拿大的加中教育基金会和扬中市实验小学,筹措资金和师资,为湖北十堰市的30位山区老师提供培训,受到了山区老师的欢迎。

2025年4月,在云南云县走访“麦苗班”时,孙斌发现一名面部出现血管瘤的女孩。他立即联系当地志愿者核实情况,对接扬中医疗专家远程诊断,并协调爱心捐赠人筹措治疗费用。7月,女孩被接到扬中接受专业治疗,如今已逐渐康复。

“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这是孙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份热爱,让他二十年如一日地奔走在公益路上。

20年来,孙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幸福:个人资助6名困境儿童,带领爱心团队筹集近4000万元善款,帮助超15万人次。

创新融合:公益警务共谱新篇

孙斌不断探索公益新形式。他发起的“一双球鞋的暴走”活动,13年来吸引3.6万人次参与,为6.7万名孩子送去温暖。此外,“520荧光夜跑”“地球一小时”等活动让公益变得有趣。

“我们想让公益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孙斌说。他组织的公益创意大赛扶持了20多个民间项目,开通的《公益面对面》电台节目让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孙斌还推动“梦想小屋”项目,为93户困境儿童改造温馨家园。走进这些小屋,明亮的灯光、整洁的书桌、温暖的床铺,处处体现着设计者的用心。“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孙斌说。他还与多所小学合作开展“青苗助学”项目,为本地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帮扶。

作为人民警察,孙斌同样恪尽职守。他曾深夜救起投江女子,护送急症孕妇就医,多次参与危险布控任务,屡获嘉奖。“警察的职责不仅是维护治安,更是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孙斌说。

在他看来,公益和警务工作本质相同,都是为人民服务。

从“江风”到幸福传递者、从网络募捐到实地帮扶,孙斌用20年时间诠释了“小城大爱”的真谛。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面对未来,孙斌目光坚定。

在他身后,是无数被点亮的生命,和一座因爱而温暖的城市。(记者张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