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郭佳)8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持续做实对民营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保护、一视同仁对待,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护航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坚持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青海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进程,以法治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充分依托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立法前期调研工作。深入民营企业一线,与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一线员工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摸清企业在市场准入、税费负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广泛征求市(州)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协会商会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不同层面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期望,力求获取最真实、最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为立法工作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
组织专业的法律研究团队、经济领域专家以及熟悉民营经济发展的实务工作者,针对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开展深入研究。密切关注国家层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立法动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省份在民营经济立法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熟做法。注重从政策扶持、市场环境优化、权益保障、创新驱动等多个维度,探索构建符合青海实际的民营经济促进制度框架,结合青海省情,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独特规律、产业特点进行剖析,就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展开充分论证。
在充分调研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启动《青海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草案)》起草工作。秉持科学、民主立法原则,草案内容涵盖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融资支持、财税优惠、科技创新、人才支撑、权益保护、服务保障等关键领域。明确政府各部门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力求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达到政府服务有章可循、企业经营有法可依。(编辑:杨琳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