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商圈变绿、街区焕新,北京朝阳“一微克”街区各有特色

夏日微风拂过,朝阳公园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湖中鸭子嬉戏,飞鸟翩跹。湛蓝的天空映着碧波,好不惬意。坐落在朝阳公园湖畔的蓝色港湾是北京市朝阳区首批“一微克”示范街区。据了解,“一微克“是”朝阳区提出创新性社区治理概念,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精细化环境管理过程中,通过社区层面的精准减排措施,力争减少每一微克的PM2.5污染物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近日,中国环境报记者沿着湖畔美食街一路前行,探访“一微克”建设成果。

蓝色港湾。受访者供图

打造标准化治理2.0版本,从单一治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街巷是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最后一公里”,决定着大气环境质量底线。2023年,朝阳区在全市率先印发《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方案》,针对九大领域大气污染物治理,明确街乡工作标准,开启街乡标准化治理1.0版本的实践创新。

一年后,街乡标准化治理升级到2.0版本。朝阳区在全市首创“一微克示范街区”共建品牌,不断深化“一微克”内涵要义,提升数智技术赋能水平,推动治理模式从单一的大气污染防治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转型。

据了解,“一微克”示范街区是“美丽朝阳”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街面管理、减污降碳等方面,配套资金支持、智慧监管等机制。

“一微克”示范街区共建有政策引领,有目标导向,也有成果展示。以《全面推进美丽朝阳建设实施方案》《朝阳区街乡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工作方案》等为依据,以示范街区建设为抓手,创新“结对共建”模式,从街面管理、诉求办理、减污降碳、志愿共建、公众满意度等5个维度开展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新实践,将大气污染防治的“最后一公里”转化为“最优一公里”,探索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首批推出4个“一微克”示范街区为麦子店蓝色港湾、三里屯太古里、亚运村北投奥园1314、小关惠新街区,从绿色餐饮、低碳转型等方面展示“一微克”示范街区的治理实践,助推朝阳区大气污染治理更科学、更精细。

朝阳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5年底前累计建成不少于10个“一微克”示范街区,到2027年累计建成不少于15个,到2035年面向全区所有街乡推广。

4个“一微克”各有侧重,展示街区治理中的探索和创新

蓝色港湾商圈依托亮马河生态廊道,打造“水岸商业+城市公园”稀缺场景,沿岸餐饮商户营业额显著提升,成为商圈生态治理与经济提升协同发展的典型。

“首批4个街区各具特色,蓝色港湾在商圈生态治理与经济赋能结合上亮点突出,为同类街区提供了标杆经验。”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李钦告诉记者。

餐饮油烟是蓝色港湾大气治理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商圈内汇集60多家餐饮商户,90%以上经营重油烟菜系,治理难度不容小觑,破题的关键在于科技与监管双管齐下。

为此,朝阳区生态环境局联合蓝色港湾物业打破数据壁垒,共同构建智慧监管新生态。“我们开发‘生态大脑’综合指挥平台,实时对监控餐饮油烟净化设备运行状态,一旦设备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智能预警,相关部门和商户可以第一时间处理。”李钦说。

据悉,针对夏季油烟排放高峰,朝阳区生态环境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日常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集气风机、油烟净化设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是否按要求定期清理,并要求各餐饮单位定期维护清洗油烟净化设施,做好维护台账。

如今,清新空气重回商圈,河道清淤工程也有效改善了商圈餐饮水环境,景观品质显著提升,绿色餐饮理念更深入人心。数据显示,游客停留时长同比增加23%。

作为北京时尚街区之一的三里屯也正悄悄变身为绿色低碳的先锋典范。

记者了解到,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商场在全市率先应用“光储直柔”技术,覆盖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直流电网的结合,让能源使用更高效环保。

商场屋顶安装100多块光伏板,供电自用率达100%,能源效率提升近10%。“光伏无法满足的用电需求,全部购入绿电,每年减少碳排放约44吨。”李钦解释道,“建筑废料回收再利用也是一大亮点,15号楼的建设中80%的材料实现了重复利用。”

亚运村街道北投奥园1314通过生态空间优化布局和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成为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购物餐饮、主题体验于一体的体育特色商业园区。小关惠新街区则针对改造扬尘、垃圾桶车排队导致的占道等问题,实施污染物精细化管控,协同相关部门建立地埋式垃圾站等,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记者了解到,朝阳区是北京市首个推出并兑现减污降碳资金补贴的区县,今年已在汽修创绿提级、零排放车队等领域提供了资金补贴,有意向开展污染源减排治理和减污降碳项目的企业都可以申请。

“4个‘一微克‘示范街区从油烟、扬尘治理等方面探索创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朝阳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朝阳区将持续推进“一微克”示范街区建设,从与市民身边的污染源治理入手,推动商圈、企业、居民选择更绿色更节能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助力北京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