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发现马上扔!福建福州,一男子购买了3根葫芦瓜之后,发现有一根味道有些发苦,然而就

发现马上扔!福建福州,一男子购买了3根葫芦瓜之后,发现有一根味道有些发苦,然而就是这一口,让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肾功能出现明显损伤。对此医生表示:毒性堪比砒霜,煮熟也没用! 福州夏日的空气闷得人发昏,肖先生(化名)从冰箱里取出最后一根葫芦瓜。几天前买的3根瓜,前两根清爽可口,这最后一根也该是解暑的好菜。 他切下一块送入口中,眉头瞬间拧紧,一股钻心的苦味窜上舌尖。“大概是瓜尾巴吧”,他想着又咬了一口,苦涩感更猛烈了,这才嫌弃地丢掉了整盘菜。 他没想到,这微不足道的两口瓜,即将把他拖入生死险境。十几分钟后,肖先生胃里翻江倒海,冲进卫生间剧烈呕吐。紧接着胸闷、气短、头晕如潮水般涌来,腹痛和腹泻接踵而至。 他跌跌撞撞躺回床上,却等不来丝毫缓解,三次晕厥、摔倒,最终被家属紧急送往医院! 医生发现,肖先生已经无法站立,神情更是表现出一种异常的淡漠。血压暴跌至78/52mmHg,休克、高乳酸血症、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伤全数爆发。 而罪魁祸首:那两口“超级苦”的葫芦瓜。 肖先生并非唯一受害者。2020年,在浙江常山,余先生一家三口品尝油炸葫芦瓜片时,咬到满口苦味,半小时后集体腹痛呕吐,妻子因食用较多被紧急送医。 2020年7月,广东韶关的王女士一家,吃苦葫芦瓜后,两个孩子腹痛难忍,她和婆婆更是上吐下泻。“腹泻二十多次,每隔几分钟就想去厕所”,王女士回忆起中毒经历仍心有余悸。 苦葫芦瓜的凶器,是深藏其中的“葫芦素”——一种连高温烹煮都无法破解的植物毒素。当葫芦瓜遭遇干旱、虫害或异常气候,会应激启动防御机制,疯狂分泌这类苦味毒素。 其毒性达到砒霜的6倍以上,极小剂量就能致命。它侵入人体后:破坏消化道黏膜引发呕泻,攻击肝细胞导致功能衰竭,甚至造成肾损伤,肖先生的血肌酐飙升就是肾脏在呼救。 与甜葫芦相比,苦葫芦瓜往往“身材”瘦长似白炽灯泡,表皮凹凸不平。但最可靠的保命法,是在下锅前切一小块瓜肉用舌尖轻舔。 一旦尝到苦味,立即连菜板带瓜全部丢弃。医生再三强调:“别迷信苦味等于清热,有些苦是穿肠毒药!” 葫芦科家族的“变脸戏法”不止发生在葫芦瓜身上。丝瓜若带苦味,可能是因授粉时与其他植物串粉,或遭遇气候异常。 四川一户人家炖苦丝瓜鸡汤,明知味道不对仍硬吃下肚,结果全家上吐下泻送医抢救。化验结果显示,呕吐物中满是碱糖甙生物碱。 甜瓜的苦味则有两种来路:未成熟果肉残留毒素,或是农药污染。尤其要注意瓜蒂部位,其性寒味苦,过量食用也会中毒,务必削除干净。 更令人忧心的是中毒后的误诊风险,患者通常体温正常,腹痛腹泻症状极易被误判为细菌性痢疾,延误救治时机。 中毒10分钟到4小时内,可能经历三重危机:轻者口干嗜睡,中度者头痛呕吐,重者便血脱水甚至多器官衰竭。 苦味食物并非人人适宜。中医指出三类人群需格外警惕:经期女性吃苦可能引发痛经闭经;体质虚弱者难抵寒凉特性;脾胃虚寒者一吃就拉肚子。 肖先生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他提醒亲友:餐桌上遇见非常规苦味蔬果,务必立刻丢弃。广东一家四口康复后,在社交媒体上传全家福,配文“捡回四条命是万幸”。 眼下,最坚固的防线仍是舌尖的警觉,有网友一针见血的表示:“良药苦口是真理,但桌上的苦味,很可能是死神的请柬。” 信息来源于:潇湘晨报 2025年8月4日 “发现马上扔!一家四口吃了全被放倒!医生:煮熟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