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长征路上,一身高不到一米四的女兵背着一个成年男子,翻了整整两座山,23年后,两人

长征路上,一身高不到一米四的女兵背着一个成年男子,翻了整整两座山,23年后,两人在一次聚会上相遇,已是省委书记的男人一把握住女兵的手:“我还没向你说谢谢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倒回到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贵州高原阴雨连绵,山路湿滑,部队艰难行军,沿途不断有伤员掉队,那时担架队中有一位个子极小、却异常坚毅的女兵,名叫危秀英。 她身高不足一米四,个子瘦小得像个半大孩子,但她的肩上,时常扛着远比自己高大沉重的伤员,战友们都说,她比很多男同志还要能吃苦。 在一次战斗之后,一名重伤员因高烧昏迷,被迫留在后方,战友们都已筋疲力尽,几番尝试都没能将他带走,正当情况危急时,危秀英赶了上来,她没有多问,蹲下身来就把伤员背上,紧了紧绑带,开始一步步往山上爬。 那人正是后来成为省委书记的廖志高,彼时他浑身滚烫,意识模糊,身上伤势严重,根本无法站立,那一段山路崎岖泥泞,杂草和碎石交错,许多人都打滑摔倒,而危秀英却始终没让背上的人落地。 为了减轻负担,她将自己的行李卸在路边,草鞋早已磨破,脚底踩在碎石上,不一会儿便渗出血来,山风凛冽,她汗湿的衣衫贴在身上,越发沉重,但她只是低头咬牙,继续前行。 那一夜,危秀英拖着虚弱的身体,翻越了两座大山,伤员曾断断续续地清醒过几次,每次都想挣扎下来,试图自己走,她却始终没有松手,只是默默将人往背上颠了颠,再继续走。 第二天清晨,他们终于抵达前线救护所,她一放下人,整个人便瘫倒在地,被随队卫生员扶起来时,她脚掌上扎满木刺,衣服早已血污斑斑。 这只是她长征岁月中的一个片段,她还曾在草地上将自己仅有的干粮分给别的伤员,饿得晕倒在路旁,她也曾在风雪中脱下棉衣包裹冻伤的同志,自己却发抖一夜。 她不只是一位抬担架的女兵,还是队伍中常年坚持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既带队安顿民夫,也负责照顾落队人员。 曾有一次几名红军误食毒蘑菇中毒,危秀英紧急处理,用最直接的办法帮助他们催吐,从而救回几条命,她的身影在长征路上从未退缩,无论面对的是枪林弹雨,还是山河艰险。 长征胜利后,危秀英继续投身抗战、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她先后在江西、广东等地的妇女组织中担任工作,从不居功,也极少提及自己的战斗经历,许多人直到她年老退休,才渐渐听说她的那些往事,但她总说,那些牺牲的战友才更值得被记住。 至于那位后来成为省委书记的廖志高,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他四处打听,查阅各种长征时期的记录,却始终未能找到那位背过他的人。 直到那次在北京,聚会上他偶然认出危秀英,一切才终于有了结果,重逢那刻,他再也无法克制激动的情绪,终于道出了那个迟到了23年的感谢。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长征中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