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任性宣布了 8月3日,特朗普威胁对药品征高额关税 行业人士:“美国制造”未必实惠。 特朗普这手对药品加征高额关税的牌,明面上是想让 “美国制造” 撑起医药市场,可这背后的弯弯绕,早就让行业里的人捏了把汗。他总说外国药进来抢了美国的饭碗,抬高了药价,可真要把关税的闸门关紧,最先扛不住的恐怕是美国老百姓的药箱子。 就拿全球医药供应链来说,这东西早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的网,把各个国家的药厂、原料商、经销商缠在了一起。美国市面上近七成的成品药靠进口,哪怕是贴着 “美国制造” 标签的药,里头超过三成的原料也得从国外运过来。 比如抗生素里常用的青霉素原料,大半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化工厂;一些抗癌药的关键成分,得靠欧洲的生物实验室提纯。特朗普想一刀切加关税,就好比要把这张网硬生生扯破,可网一破,不是美国本土能立马补全的。 美国本土的药厂不是不想扩产,实在是成本太高。建一个符合标准的生物制药厂,光地皮和设备就得砸几十亿美元,审批流程能拖上五六年。更别说美国的人工成本,技术工人的时薪比东南亚国家高出十倍不止,电费、运输费也没优势。 强生、礼来这些巨头嘴上说要砸几百亿回本土建厂,心里都清楚这笔账不划算 —花这么多钱,最后药价能降下来才怪。有药企高管私下里算过,要是真把生产线全搬回美国,普通降压药的价格至少得涨三成,抗癌药说不定要翻一倍。 这事儿还在国际上捅了马蜂窝。瑞士的罗氏、诺华这两家药企,常年占据美国处方药市场的前十,特朗普之前对瑞士加征 39% 的关税,明着是贸易谈判没谈拢,暗地里就是想逼这些药企降价。 可瑞士那边也不含糊,直接宣布减少对美出口几种罕见病药物的原料,搞得美国几家儿童医院急得跳脚。欧盟更直接,放话说要是美国敢对进口药品动手,就对美国的胰岛素、疫苗加征报复性关税 — 要知道,美国的胰岛素在欧洲市场占着不小的份额。 最尴尬的是特朗普喊了半天的 “降低药价”,现在成了行业里的笑话。美国的仿制药市场占了处方药销量的九成,这些药利润薄,全靠走量,生产商大多在印度、孟加拉这些成本低的地方。 要是关税加得太狠,这些厂商要么干脆退出美国市场,要么就只能涨价。去年美国已经出现过好几次心脏病急救药缺货的情况,就是因为几家印度药厂扛不住原材料涨价,干脆停了生产线。真等关税落地,说不定连感冒药都得排队买。 更麻烦的是,这事儿还动摇了其他国家对美国市场的信心。日本的武田制药原本计划在美国建一个新的研发中心,听到关税风声后,直接把投资转向了新加坡; 德国的拜耳也放缓了在美国的疫苗生产线扩建计划,转而加大在巴西的投入。这些动作背后,都是企业在用脚投票 ,谁也不想把钱砸进一个政策说变就变的市场里。 说到底,特朗普这步棋看起来是在护着美国的利益,实际上却像在拆自家的台。医药行业的规律就摆在那儿,全球化的供应链不是靠关税就能拧过来的,本土生产的成本也不是靠口号就能降下去的。 真要硬来,最后可能是美国患者掏更多的钱,美国药企丢更多的市场,美国在全球医药领域的话语权,也得跟着打折扣。这账,恐怕比任何关税数字都要刺眼。 信息来源:据财联社 8 月 3 日消息,央视新闻报道了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威胁将对进口药品征收高额关税一事,此外,央广网、国际在线等媒体也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