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述】为什么说韩国在与美国达成的关税协议吃亏了? 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美韩达成“全面完整”贸易协议:韩国将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美方控制的投资项目,采购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并承诺追加一笔“大额投资”;美国将对韩征收15%关税且自身免关税,韩国则“全面开放市场”接纳美国汽车、卡车及农产品。 首先,与日、欧相比,韩国在谈判中并未获得更优惠的条件。 主要体现在,韩美FTA本为零关税,此次美国对韩施加15%关税,这远高于韩国期望的12.5%,从接近0%的关税背景下征收15%的关税,这是韩国方面作出重大的妥协和让步。这没有获得比欧盟或日本更优的条件。 其次,韩国将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美方控制的投资项目,采购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而且,特朗普还提及的“额外投资”。这额外投资可能是指李在明访美时将宣布3500亿之外的追加投资,极可能是由韩国企业,如三星、韩华、现代等企业增加的对美投资。把这部分加上去,15%关税之外,韩国将在购买美国产品和对美投资方面,其总额接近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之前向韩国提出的4000亿美元要求,甚至还更多。 其实,韩国最大的让步是将原本与美国的FTA清零了,重新签署这样一份不平等的贸易协定,被美征收关税15%,而不是韩国想提供的12.5%,而且,还有掏出巨额自己向美国购物和投资,投资方向还是美国控制的。 再次,关键还在于,15%的关税水平与美国对欧洲和日本征收的税率一致,但是,韩国吃亏在汽车领域,韩国未能在汽车关税达到期望的12.5%,这对韩国来说是吃大亏了,日韩车企在美国是主要竞争对手,加征关税后双方处于相近的水平,竞争可能需要在与美国车企合作、产品设计等其他领域展开,关税实施后,日韩车企与美国车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024年日本向美国出口汽车131万辆,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量的17%。日本汽车出口总额中,北美市场占比约31.1%;而韩国在2024年向美国出口汽车137万辆,占美国汽车进口总量的18%。关键在于美国是韩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市场,占比达49.1%。韩美FTA本为零关税,现在突然变成了关税15%,韩国车企亏大了。 最后,农产品方面,韩美有不同接受,美方认为韩国会放开农产品,而韩国可能有自己的考虑,这方面还得细谈,参考日美谈判先例,日本在粮食进口方面保持了总体配额不变,但扩大了从美国的进口配额。韩国总统李在明访美时,有可能借鉴这一方式,比如,在大米进口上维持配额总量不变,但增加对美采购配额。此外,韩国可能在执行针对美国农产品(如苹果)的检验检疫等非关税壁垒时略微放宽。关税协议达成的消息传出后,韩国国内农民团体已发起大规模反对运动,因而,韩国政府在农产品领域可能态度要谨慎,韩国农民有很强的“斗争力”,而且,牛肉和大米在韩国属于“政治敏感”产品,韩国政府若要放开这方面产品,将面临巨大压力。李在明可能不会愿意顺从美国而与韩国农民硬刚。他可能会寻求特朗普的支持,而从别的方面满足特朗普的要求,比如适当增加对美投资等。 美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23年12月至2024年初,美国曾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市场,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和整车,美国市场对于韩国很重要。此外,美军在韩国有驻军,美元霸权对韩国经济有很大影响,韩国在关税谈判方面只能妥协,李在明也不敢与特朗普硬刚,在他背后有韩国财团,看来,韩国让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