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金先生身陷双倍返利骗局,花87万买300张健身卡,想讨个说法,健身房负责人却早已失踪。金先生崩溃:到底谁能还钱! 金先生可谓是健身达人,平时就十分喜欢运动的他竟然一下子买了1200节健身课,还有300年的年卡,一共花费了87万多。要知道人一辈子能有几个300年呢? 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要买这么多健身课和年卡呢? 金先生是杭州某某健身房的老会员了,本身也十分热爱运动。5月份的时候,健身房的负责人虞先生和金先生介绍了他们目前的一个回馈老顾客的活动。 原价值16666元的健身卡,现在只售价8888元,而且健身房之后还可以帮他把这些健身卡以原价卖出去。 等于是金先生什么都不用干,先花8888,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有16666的进账,资产原地变成两倍。 这等好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金先生考虑过后爽快同意了这个交易,签订了契约书。 在5月10日到7月9日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金先生陆陆续续一共买了1200节健身课和300张年卡,一共花费了871273.27元。 金先生原本期待着健身房返给他170万,可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等到约定好的7月15号,说好的返现是一分没见着。 金先生有点慌了,他连忙去问虞先生,虞先生推脱到财务需要审核的时间,安抚金先生这笔钱是一定会给金先生的,让他回去再等一等。 金先生还抱有一丝希望,就继续回去等待消息。可一直到7月25日,健身房也没有给钱。不仅如此,虞先生的电话也打不通了。直到这时,金先生才确定自己是被骗了。 金先生想起之前签订的契约书,翻出来后才发现,契约书内规定健身卡最低价为8880元,但并没有写明返利的金额,也没有注明返利的时间。 协定条款第5条却明明白白写着,会员已购训练课程原则上不予退课退费、转课转费。 金先生只后悔自己当时被双倍返利冲昏了头脑,清醒时只能看着26份一模一样的契约书无奈苦笑。 之后,金先生又去健身房找过几次虞先生,可虞先生就像失踪了一样了无踪迹。询问前台,也只能得到“虞先生没有来过,自己并不知情”的回答。 金先生后来发现,被双倍返利蒙骗的人不止他一个,健身房的不少老顾客都签订了这个契约书。韩女士被骗了30万,张女士被骗了48000。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预计在8月5日虞先生回来后开展一次联合约谈。 那么,虞先生以及健身房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呢?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具体到本次事件,虞先生以双倍返利的骗局让金先生花87万买了300年健身卡,金先生的行为本身是违背他的真实意愿的,虞先生也没有履行双倍返利的承诺。因此,金先生有权要求健身房退钱,并赔偿损失。 根据《浙江省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经营者发行预付卡的,单张记名预付卡的金额不得超过五千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的金额不得超过一千元。 具体到本次事件,虞先生发行的健身卡最低价是8880元,已经超出了5000元的范围。因此,市监局有权对健身房实施行政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到本次事件,如果健身房通过虚构的双倍返利骗取消费者钱财,87万元也已经构成了数额特别巨大的条件,那么健身房可能触犯刑事法律,构成诈骗罪。 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大家一起交流您的看法!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