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孩子是吸收父母情绪长大的!

周末去朋友家,朋友有一个小女儿,由于工作原因,孩子一生下来就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直到三岁上幼儿园才接回来和父母住。 . 工作中,朋友雷厉风行,谨慎严格,是公司的顶梁柱。但是面对孩子,朋友依然非常严格,孩子做错一点,她就数落批评,在她家的那个下午,她不停地批评数落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都感觉不喜欢在家里待着。她本身和孩子的感情不是很深,加上一丝不苟,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导致孩子一遇到不顺心就大声尖叫,孩子也不喜欢和她一起,她自己也很痛苦。常常批评完孩子,看到孩子无助歇斯底里的哭,她自己也很自责,觉得对不起孩子。 . 其实一个家庭最可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内耗,小事上消耗,其实消耗的是心力。父母不绝于耳的批评、指责和否定,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削弱孩子内心的力量,让孩子在羞耻、懊悔和自责中内耗,变得敏感、自卑、焦虑不已。这也就是朋友的女儿敏感易怒的原因。 . 和她聊天中知道,最近她老公一直出差,她自己的工作又非常忙,身体连轴转,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身心俱疲,于是一点小事情就能让她一股怒火窜上头,常常对孩子发脾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问我怎么办呢? . 正如,正面管教中所说,我们感觉好才能做的好,相信好起来的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才会是其他的人和事。所以告诉她先让自己好起来,如果感觉自己状态不好时,马上提高警惕,是我状态不好,我不要把坏情绪传染给孩子。我需要补充能量,恢复精力,调整状态。 . 精力是可再生资源,我们需要在精力消耗和再生之间找到平衡,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建立起正向循环,才有做事源源不断的动力。关于做事的精力包含三方面:身体能量,情绪能量,思维能量。能量的恢复,能量管理主题篇有非常详细的方法~ . 与其揪着孩子的小错不放,让孩子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不如先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放松,因为只有我们自己健康强壮,情绪稳定,才有力气和能量照顾孩子。 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加客观的看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和生命力。 . 和朋友一样,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孩子常常会因为父母身体能量的透支,导致情绪失控,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正如卡耐基所说,爱自己是一切爱的基础,2024我们一起做高能量妈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