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颁奖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李晶川)深圳晚报讯(记者)津巴布韦当地时间7月31日,《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闭幕。在这次大会上,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继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和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之后,荣膺全球第二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成为深圳市第三个获此国际奖项的自然教育中心。同时,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授予全球“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之人类福祉单项奖”(StarWetlandCentreforPeople)。这些奖项标志着深圳湿地自然教育日益获得国际认可。
据了解,本届大会主题为“保护湿地,共筑未来”,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凸显湿地在维系生态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强气候韧性中的关键作用。
本届大会上,深圳红树林基金会(MCF)主办并参与多场主题边会,对外介绍中国湿地修复及其物种保护典型案例,助力中国经验走向国际,彰显湿地保护中的政府与民间协作的可持续价值,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秘书长闫保华在大会上分享了由该基金会、UNDP-GEF迁飞保护网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出版的《湿地力量-湿地教育CEPA中国案例汇编》,介绍了中国湿地教育CEPA的本地实践经验,分享了来自中国的人与湿地故事。
当地时间27日晚,在由国际红树林中心(IMC)等主办的“加速全球红树林与湿地保护行动:科学引领、伙伴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边会上,深圳红树林基金会联合创始人、执行理事长孙莉莉发表主题演讲《社会化参与下的湿地保护:从深圳到世界》,介绍社会组织推动湿地保护的模式创新。
中国在本次COP15大会中硕果累累。大会开幕当日,中国新增9个城市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截至目前,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增至22个,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