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见习记者王灵婧文/图
8月1日,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改造升级的“智慧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使用。市民可24小时自助申请仲裁,案件进度也会实时推送给当事人,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悉,“智慧服务中心”分两期进行建设,包含AI智慧受理台、24小时数智服务站、AI互动体验区三大创新场景,探索人工智能与调解仲裁的多元融合途径,实现咨询、预申请、收件、受理环节的自动化处理。现一期建设完成,AI智慧受理台、24小时数智服务站投入使用,这在劳动仲裁领域属全国首创。
“原来当事人申请仲裁是需要人工受理,并且填写纸质材料,填写完了之后还需要外出复印一式两份来提交。”工作人员刘烨星介绍道,改造升级后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助机一件事申请,申请后直接导入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并且可以直接现场审核,提高了效率。
针对部分劳动者对智能设备不熟悉的情况,福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安排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操作,避免“数字鸿沟”成为维权障碍。同时,数字化平台还能实时推送案件进展,让当事人随时查看调解、受理、裁决等环节的状态,消除“等待焦虑”。
工作人员指导市民使用自助机申请仲裁
“以前申请仲裁,材料如果不齐备,需要市民补齐再跑一趟,而且填写材料需要在自动填单台填写完后到窗口办理,前后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是现在通过自主机器来办理,一个案件30分钟以内就可以办完。”刘烨星说。
据介绍,24小时数智服务站让当事人可以选择在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办理仲裁申请、当事人答辩、文书交互等事项。自助机可实现AI智慧受理台除人工审核以外的所有功能,提供给劳动者更多可供选择的申请途径;辅助答辩服务提供给用人单位进行答辩的途径,按照步骤提示即可进行操作,确认提交后生成答辩状,并可线上提交;智能文件柜根据办案系统下达的指令,推送的存取码短信,提供文件交互的免费服务。24小时数智服务站给当事人营造“多元服务、数智便民”的体验感,实现调解仲裁服务从8小时向24小时的跨越升级。
“智慧服务中心”的揭牌,是福州市人社局在探索建设“数智化”调解仲裁中的一期工程,依托DeepSeek模型技术,开发AI的智能助手已经在路上,接下来,普通群众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话式引擎获得咨询、引导、答疑,当事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预期管理工伤待遇等,推动普法宣传更加灵活、亲民、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