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就差明抢了!”浙江杭州,一女子在商场买了2颗话梅,结账时被告知128元,1千克

“就差明抢了!”浙江杭州,一女子在商场买了2颗话梅,结账时被告知128元,1千克要7160元,女子懵了,但还是付了钱,事后发在网上吐槽遇,被门店注意到后,员工解释:一棵树上只有6到8颗才能做这种话梅,网友:那么没用的梅子树留着干嘛?

杭州一家装潢精致的店里,一位女士挑好了两颗话梅递给店员,本以为这趟闲逛就要愉快收尾。谁知收银台屏幕上跳出的“128元”让她瞬间懵了。

事情得从几分钟前说起。这位女士爱吃话梅,路过一家叫“么凤士多”的店铺,自然就被吸引了进去。她先是称了些价格正常的普通话梅,可眼光一扫,就被一款标价最高的“罗光梅”勾住了魂。

好奇心一起,就想尝尝这最贵的话梅到底有什么名堂。她心里也犯嘀咕,但转念一想:不就两颗嘛,尝个鲜,再贵也贵不到哪儿去吧?就是这种侥幸心理,让她亲手把这两颗话梅送上了收银台。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付钱时的难堪,到家就变成了憋屈和恼火。越想越不是滋味,她干脆把话梅和那张扎眼的账单拍下来发到网上,想用自己的经历给大伙儿提个醒:好奇心可千万别乱用,不然下一个被“刺”的就是你。

这则吐槽很快就火了,店家也注意到了。他们出面解释,说这款“罗光梅”之所以贵,是因为实在太稀缺。据说一棵树本就结不了多少果,他们还要优中选优,最后只有六到八颗能入选,所以单颗最低也得卖50块。

可这套说辞非但没能平息争议,反而招来更直接的嘲讽:“那一棵树上剩下的果子都干嘛了?这么没用的树留着干嘛?”在很多人看来,这“稀缺论”不过是给离谱高价硬找的台阶。

网友们很快给这种现象起了个既精准又形象的名字,“话梅刺客”。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此之前,“雪糕刺客”和“水果刺客”早已让不少人吃过亏。

它们的套路都差不多:用不显眼的方式标价,比如按“克”这种不直观的单位计费,专挑你尝鲜、猎奇的心思下手,再算准了很多人“东西都拿了不好意思放回去”的面子。

直到结账那一刻,才用总价给你来个结结实实的“背刺”。事后再搬出“原料珍贵”、“工艺独特”之类的话术为自己开脱。

这远不止是两颗话梅贵不贵的问题。折算下来,一斤7160元的价格,让很多高端海鲜和滋补品都得靠边站。话梅说到底是一种零食,它的价值真能撑起这么夸张的品牌溢价吗,所谓的“稀缺”和“精选”,究竟是实打实的成本,还是纯粹的营销故事。

这种利用信息不透明搞“偷袭式”销售的做法,本身就和诚信经营背道而驰。一个真想做高端市场的品牌,应该是用清晰的价格来筛选和吸引目标客户,建立信任。

而“刺客”模式恰恰相反,它靠的是伏击那些对价格不敏感或者没留神的普通顾客来赚取暴利,这无疑是在消耗自己的口碑。当然,也有人说,是这位女士自己没问清楚价格。

可是在日常买零食的场景里,谁会想到两颗小话梅能抵上一顿大餐的钱?对于这类远远超出普遍认知的高价商品,商家显然有责任主动、清晰地告知。

这件事提醒我们,以后再看到那些包装精美、名头新奇,特别是用不熟悉单位计价的商品时,必须多长个心眼。掏出手机算一算,换算成自己熟悉的一斤多少钱,心里才有底。更关键的是,要敢于对不合理的消费说“不”,别让“不好意思”这四个字掏空了自己的钱包。

这也给所有商家敲响了警钟:靠套路和信息差赚快钱,或许能得逞一时,但丢掉的却是消费者最宝贵的信任。价格透明,明码标价,让顾客买得明明白白、心甘情愿,生意才能长久,如果市面上的“刺客”越来越多,只会让大家逛街时也得处处提防,那消费的乐趣也就荡然无存了。

信源:纵览新闻 2025年8月1日

评论列表

旅途
旅途 54
2025-08-02 19:31
有一说一,如果你结账发现价格高了,不买就是了。若是卖家不依不饶,非要你买或者说些难听的,你曝光下无可厚非。全文都没提到这些,你自己要买下来,再发到网上吐槽,就算店家不地道,你自己又能好到哪里。

张勇 回复 08-03 04:22
奢侈品可以存在,那是满足少数高阶层人士需求的,但凡人家明码标价了,你还称!称完觉得贵也不退,死鸭子嘴硬,非要买自己不能承受的高级商品,私人飞机你咋不去买个?那玩意你买了再吐槽贵一定上热搜……

嘉 隆 回复 08-03 05:47
东西你觉得贵了放回去丢人?还面子,你实现财富自由了再谈面子吧。

低智商儿童关怀中心
低智商儿童关怀中心 42
2025-08-02 19:00
我说一个,国内某零食的高端连锁店,酸奶粒小小一袋,60多元,娃喜欢吃,忍痛买了。周末早上送娃去上培训班,刚好看到他们从大袋子里往外分,大袋子上有一个商标,正好我知道,马上网上下单了,到了分成小袋,一袋才十元不到。

粪发涂墙 回复 08-03 05:53
赵一鸣?看到八颗桂元干,十四元。

此念成魔
此念成魔 26
2025-08-02 21:57
事情得从几分钟前说起。这位女士爱吃话梅,路过一家叫“么凤士多”的店铺,自然就被吸引了进去。她先是称了些价格正常的普通话梅,可眼光一扫,就被一款标价最高的“罗光梅”勾住了魂。 好好读读就知道这女的就是贱,就是矫情,蹭流量的
游骑兵
游骑兵 16
2025-08-02 14:36
扯犊子!那梅和别的有什么区别?能长寿啊?就是普通东西卖高价

ZX 回复 08-02 20:13
不能长寿,能测智商!

旅途
旅途 12
2025-08-02 19:35
有一说一,如果你结账发现价格高了,不买就是了,很正常的事情啊。若是卖家不依不饶,非要你买或者说些难听的,你曝光无可厚非。全文都没提到这些,你自己因为所谓的面子要买下来,再发到网上吐槽,是不是有点当了什么又想立牌坊的味道。
Forllmalin
Forllmalin 9
2025-08-02 17:38
跟5千的槟榔一个样
哥可扛刺激了
哥可扛刺激了 9
2025-08-02 20:22
这种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个顾客是不是才通网?买的时候不看标价签的吗?付款的时候不能不要的吗?买了又联系媒体曝光,这种人也挺无聊的,
Versus.胜
Versus.胜 7
2025-08-02 22:45
我们小区里面只有两个快餐店,一家生意爆满,一家冷冷清清,我不信邪偏要去人少的店消费,出来以后老实了,他妹的加一筷子面条收了我2块钱
老鹰
老鹰 5
2025-08-02 18:46
要多少就给多少啊?还是抹不开面子,让我肯定放那,爱谁谁,反正LZ不买了!
十步笑一人一千里不留恨
十步笑一人一千里不留恨 3
2025-08-03 02:06
是吐槽还是炫耀?
用户16xxx81
用户16xxx81 3
2025-08-02 23:35
这不怪店家,应该怪顾客。她想买两颗话梅,结果跑进珠宝店,买了两颗钻石,以克拉计算的。
老妖的面包
老妖的面包 3
2025-08-03 00:47
称二粒就说明顾客知道价高
坐看悠悠水向东
坐看悠悠水向东 3
2025-08-03 00:31
感觉是胡编乱造骗流量蹭热度的
息灭贪瞋痴
息灭贪瞋痴 2
2025-08-02 20:06
好像是两颗瓜子吧?
大圆满吉祥光
大圆满吉祥光 2
2025-08-02 14:31
经济水平普通的人在消费时看看性价比是应有的基本智慧,巨富者在消费时慷慨解囊回流社会是应有的基本品德[玫瑰]
二阶二货
二阶二货 2
2025-08-02 23:23
智商测试器!以后别发了!
知行
知行 2
2025-08-03 00:43
谁娶这女的,早晚要破产
小老天爷哭了
小老天爷哭了 2
2025-08-02 18:28
钟薛高都破产了还有人相信这玩意?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2
2025-08-02 18:29
这叫智商税,不同情。
卡尔罗特
卡尔罗特 2
2025-08-02 23:52
一棵树上长一颗话梅不是更好
wmc
wmc 2
2025-08-03 05:53
1千克/2斤不是1斤7160元
用户18xxx77
用户18xxx77 2
2025-08-03 05:27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知道贵了,你干嘛还要?
哈哈
哈哈 2
2025-08-03 06:47
见到一家,曝光一家,倒闭10家
小宋不小
小宋不小 2
2025-08-03 05:11
去做话梅的厂里看看,你以后不一定还喜欢吃了

末代僵神 回复 08-03 05:58
比如老坛酸菜是吧?

Godcrazy
Godcrazy 1
2025-08-03 05:55
一看店名有什么士多,就知道是殖民地的店主,以能够讲两句蹩脚洋文而自豪,你非进去送人头,只能说真是活该
好人未必好报 坏人凭啥安乐
好人未必好报 坏人凭啥安乐 1
2025-08-03 07:06
这么贵,不应该是沪爷专享么[抠鼻]
Sunny
Sunny 1
2025-08-02 21:05
鹰眼切糕都干不过卖话梅的。
颜维
颜维 1
2025-08-03 05:51
一斤三千多?这棵杏树也就是这个价钱了吧!
自然自由
自然自由 1
2025-08-03 05:22
都是给不差钱讲品味的人预备的,普通人就别赶时髦尝鲜了,不值得。
用户16xxx79
用户16xxx79 1
2025-08-03 01:26
自己都付錢了,發網上讓知道你有錢嗎,
龙哥
龙哥 1
2025-08-02 20:07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A周江
A周江 1
2025-08-03 03:09
沪爷那个巧克力豆不是说拉出来的就不能再装回去了吗?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1
2025-08-03 06:43
好的,买东西用个买,二个,
用户11xxx20
用户11xxx20 1
2025-08-02 21:12
你可以不付钱不要了啊?不买不就行了,装逼遭雷劈!
响亮的核桃
响亮的核桃 1
2025-08-02 22:05
人家赚的就是有钱人的钱,贵了不买,我就不买。
行者,魏
行者,魏
2025-08-03 06:53
人家都明码标价,清清楚楚价牌放在哪。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