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成为舔狗,这3件事很重要
没有天生懂事的孩子
只有觉得自己不被爱而努力讨好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并不快乐
·
很多孩子都有明显的“讨好型人格”
往往是家庭教育中不恰当养育的结果
比如:父母过度情绪化,长期对孩子大吼大叫
家庭氛围紧张压抑;孩子情感表达能力弱
学校里遇到不公平待遇;跟同学相处不融洽等
·
想要孩子更勇敢、独立和自爱
避免成为“讨好型人格”,这3件事很重要:
.
❶接纳孩子的天性
孩子对情绪和愿望,都有着蕞本能的反应
如果可以被接纳
谁会愿意咽下委屈,变得懂事?
.
1.接纳孩子的每一个情绪时刻
当孩子难过时,陪孩子难过
当孩子愤怒时,倾听孩子的心声
尝试理解孩子愤怒的原因
并告诉孩子该如何合理的发泄
而不是不许哭,在这样就不要你了
当孩子分享开心的事,陪孩子快乐
而不是这有什么好开心的
.
2.告诉孩子喜欢的东西一定要主动争取
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能做好什么
往往只有自己最清楚
如果不主动争取,只是被动服从安排
分到自己不喜欢的
就要承受不快乐、自我怀疑的痛苦
.
❷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1.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东西
不随意处置孩子的东西
允许孩子有不同意见
关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孩子沟通
.
2.鼓励孩子表达需求
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不控制太多,多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
告诉孩子,任何让你不舒服的人和事,大胆地拒绝
一个人在口头上攻击你、得罪你
一定要当场反击回去
当别人知道你不是软柿子,才会敬畏你
允许孩子说不
.
3.不要轻易夸一个孩子的懂事
我们无意识的语言
可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导向
.
❸善于表达爱,多说给孩子底气的话
1"没关系"——给孩子安全感
犯个错而已,又不是世界末日
这是孩子尝试新事物并建立自信心的途径
我们的一句没关系,会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知道做错也没关系,孩子才会更勇敢
.
2"我永远爱你"——给孩子归属感
朋友说她的父母不善于表达感情
导致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总担心父母不喜欢她
遇到困难也从不求别人帮助
生怕给别人添麻烦
很在乎别人的看法
.
她也明白,父母不是不爱,只是不会表达爱
但未说出口的爱,让她觉得自己永远不够好
一句“我爱你”,从来不是可有可无
不要再把爱藏在内心深处
.
3"我相信你"
当孩子气馁时,不要落井下石
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好的”
当孩子屡屡失败时,不要批评他
告诉他:"你能行的,我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