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欧盟后悔了,耍起了赖皮,不承认与美国的贸易协议。 7月27日,冯德莱恩与特朗普在苏格兰特恩贝里高尔夫球场并肩宣布:美欧达成“史上最大交易”——美方把对欧关税从威胁的30%压到15%,换得欧盟承诺三年里掏出6000亿美元赴美建厂、研发中心,再掏7500亿美元狂买美国天然气、原油和核能技术。消息一出,欧盟27国像被踩了尾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开喷,“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法国极右翼勒庞更狠,说这是对法国的“投降”。 幕后的故事比公开场面更扎心。谈判桌上,特朗普掐着8月1日关税大限倒计时,冯德莱恩原本准备的是“反胁迫工具”——一旦谈崩,就抡起1000亿欧元关税大棒砸向波音、威士忌、哈雷摩托,精准打击特朗普票仓。可最终她没敢掀桌,只换来15%的税率,还倒贴上万亿美元。欧盟官员私下承认,7500亿美元的能源订单只是“意向”,企业会不会真去买单没人敢保证。更尴尬的是,2024年欧盟全年才从美国买了645亿美元能源,要把数字拉到年均2500亿美元,相当于把美国出口全球的油和气全包圆也不够塞牙缝。 为什么同被15%关税砸中,日本只掏5500亿、韩国仅出3500亿,欧盟却得翻倍?原因并不复杂:冯德莱恩算的是政治账——日本已被美国用钢铝关税和半导体出口管制打服,欧盟体量大,她幻想多掏钱就能换来“免死金牌”。可在成员国眼里,这是拿大家的钱包去垫自己的政治前途。法国、德国带头质疑“谁给的签字权”,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直接定性:这不是协议,是“单方面屈服”。 现在皮球踢回布鲁塞尔。协议只是口头宣布,离正式落笔还差成员国一致点头。欧盟委员会发言人7月30日面对记者追问,只能含糊其辞:“能源采购将由企业自行决定”。潜台词就是:国家不背书,想买多少让企业去谈。特朗普那边已经放话,敢赖账就用对付印度的那套——把欧盟钢铝关税直接抬到50%以上,再顺手给空客加一笔补贴罚单。冯德莱恩此刻大概比谁都清楚,自己成了那只被献祭的羊。 故事没完,欧盟国家接下来要在布鲁塞尔闭门投票,7500亿美元的大饼很可能被撕成碎片。别忘了,能源账单最终要落在每个欧洲家庭头上:如果天然气价再涨两成,这个冬天取暖费就能把民意炸开锅。冯德莱恩的“最佳结果”听起来更像一场豪赌,筹码却是整个欧盟的工业自主和能源主权。 官媒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2025-07-28《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欧政要:不公平、是场灾难》 新华网2025-07-28《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欧政要:不公平、是场灾难》 央视网2025-07-31《玉渊谭天丨美国国际贸易协议的“明枪”与“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