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3日上午,记者铮石目睹南河滩上,鲁中八路军100多把刺刀对抗日军同样数量的刺刀,只用一个回合,十几名日军就被刺倒。20分钟后,又有40多名日军被刺倒,岗田健大尉挥刀砍杀,侯英俊和战士韩震等迎上去作战。 侯英俊是山东沂南县农村人,从小家穷,干农活练出一身力气。1938年抗日战争打响,他就加入鲁中八路军,从普通战士干起,靠着实战一步步当上三排副排长。刚参军时,他带自家猎枪,跟部队在山区打游击,好几次夜里突袭日伪军哨所,有一回他一个人摸进敌营,抢了两支步枪,给队友添了装备。1940年左右,在沂蒙山区反扫荡战斗中,他背着伤员过河,甩掉敌人追兵。侯英俊特别会近身打,平时训练用木棍当刺刀,一下子就能砸断木桩,在部队里出了名。到1944年,他打仗经验老道,在鲁中军区以冲锋在前出名,常带头冲出去对付敌人。韩震家在胶东半岛,是铁匠出身,手上全是老茧,力气大得很。1939年他入伍,当侦察兵,先是探日军情报,一次伏击他爬好几百米近敌哨,悄没声地干掉两个伪军,拿到情报。后来他学用三八式步枪,专攻侧面包抄。 1942年在博山打仗,他跳过沟壑挡日军骑兵,一枪打中马,让敌兵摔下来,给主力争时间。韩震跟侯英俊搭档多回,两人一攻一守,在鲁中军区配合得稳,到葛庄战斗前,他因突击成功被表扬,大家都觉得他可靠。岗田健是日军大尉,管第五中队,属于第五十九师团第四十大队,早年侵华,在山东扫荡过多次。他的部队训练严,装备有山炮骑兵,推进时总用火力压抗日队伍。岗田健打仗老手,喜欢白刃格斗,以前交手时指挥士兵用刺刀冲,造成抗日部队损失。1944年前,他在滨海区活动,跟鲁中八路军拉锯,但部队常中伏,损兵折将,补给也紧巴巴的。铮石是战地记者,那年跟鲁中八路军,带笔记本相机,记前线事。他之前报过游击战,这次去葛庄,专门记战斗细节,在高地看敌军动静,笔头飞快写部队安排。 1944年抗日战争正到紧要关头,华北鲁中地区打得热火朝天。鲁中八路军对上日伪军,那些日伪军武器好,训练足,但八路军靠机动灵活,借着山地打游击,出名了。部队里出了不少英雄,侯英俊和韩震就是代表,从战争头几年就在一线拼,以胆子大出名。日军那边,岗田健大尉带的伪军队,是山东日军精锐,岗田健经验多,爱用白刃战,部队装备全,训练狠,还常借骑兵山炮威胁八路军地盘。五年来,两边打过多次,互相探底较量。这仗在鲁中南河滩,地形杂,河道多,适合伏击。八路军截获破译日军电报,提前知道日伪军2300多人北返路,领导决定在葛庄山区洼地埋伏,想来个奇袭。 9月3日早,记者铮石上南河滩附近高地,拿笔记本准备记生死斗。破晓时,日伪军队沿沂博公路走,山炮骑兵步兵辎重拉长队。日军歇脚,士兵搭锅做饭,气氛松,以为快到安全区。突然枪炮响,四面来,八路军侯英俊带突击队扑上去,刺刀出鞘枪声乱,硝烟起。刺刀撞击声大,士兵缠斗,鲜血染地。铮石看到第一轮冲,八路军百多把刺刀对日军百多把,一响号,双方面对面贴近。一时刀影闪,士兵拼力互刺。韩震干得棒,他对一名日军挥枪砍时,稳稳应对,一刀破防,让对方倒地。侯英俊猛,一刀接一刀,杀几名敌。他们的猛劲让敌军气势弱,阵乱。 20分钟不到,伤亡多,已五十多伪军死。岗田健大尉想稳局,自挥刀砍,带剩士兵反扑。但八路军借地利和斗志逼紧。雷耀臣挡一名日步兵反击时,叫声,侯英俊赶支援,合力退敌。铮石难忘岗田健大尉被三面刺刀围,他被挑高摔河滩,无力还手,这代表鲁中八路军胜定。敌军败,战场乱,日军逃。战斗更热,双方近搏烈,河滩窄,行路限,士兵靠刺刀决。枪弹少,刀锋主。铮石笔下记震撼:汗血尘混战场,士兵舍死精神。除刺刀,八路军用机枪手榴弹,破敌阵。 伪军试用骑兵牵制火炮轰,但八路军机动和抵抗挡攻势。侯英俊喊指挥,反击燃斗志。到下午,日军退。草野清指挥反攻,炮鸣,掩三十多士兵扑。但八路军防牢,无破口。草野清见势坏,转炮扰八路军守,诱陷阱。八路军备好,调策,撤后,断敌援。搏斗到黄昏,八路军最后攻,破伪残。窄河滩枪刺耳,刀舞,数十战士前,有的绊敌尸,起续战。八路军血肉墙,挡敌。铮石记英雄瞬,笔跳生命,誓记殊斗,让岁月奋斗长河光。 9月4日早,日军不服,在草野清指挥最后挣。八路军守密,枪起,弹响,战士严峻无惧。侯英俊先卒,指年轻战士阵,步枪火,洒热血。日军攻几回,被退。草野清见坏,决带剩队撤,转无儿崮。八路军追,溃敌。南河滩仗显八路军战术才和不挠精神,碎日伪北退,振鲁中抗战气,成当地颂英雄战。葛庄仗结束,鲁中八路军大胜,碎日伪北返,振抗日力。一个大队日军近灭,仅十五逃。侯英俊次年八月另一仗牺牲。韩震伤退伍,回胶东务农,至2007年逝,享87岁。铮石据目击写报道,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