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14年,阎锡山31岁娶了一个14岁的小妾。结婚当晚洞房花烛夜,没想到阎锡山对

1914年,阎锡山31岁娶了一个14岁的小妾。结婚当晚洞房花烛夜,没想到阎锡山对小妾说:“你以后得改姓跟我原配姓,且要摆正位置,你只负责传宗接代休想得到我半分温情。”小妾笑笑没说话,她年轻貌美不信赢不了人老珠黄的原配! 1914年,大名鼎鼎的“山西王”阎锡山31岁,事业正如日中天。可他办了件大事——娶了个14岁的小妾。洞房花烛夜,红烛高照,新娘子娇羞地等着。没想到阎锡山一开口,就给这桩婚事定了性:“你以后得改姓,跟我原配姓徐。你要摆正位置,你只负责为阎家传宗接代,休想得到我半分温情。” 小妾叫许兰森,是个穷人家的姑娘,年轻貌美。听了这话,她只是笑了笑没说话。估计心里想的是:我还年轻,有的是资本,怎么就赢不了那个已经人老珠黄的原配? 阎锡山这人,可不是什么风流种子。他心里装着的那个“人老珠黄”的原配,叫徐竹青,是他一辈子的白月光,也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1897年,14岁的阎锡山还是个穷小子,上门娶媳妇,见到了比他大6岁的徐竹青。那是个读过书的姑娘,沉静稳重。阎锡山后来总说,第一眼就觉得,这辈子就是她了。 新婚燕尔,日子过得挺甜。但好景不长,阎锡山做生意赔了个底朝天,欠了一屁股债,只能带着老爹连夜跑路。家里就剩下徐竹青和婆婆。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姑娘,这时候没跑,反而扛起了整个家。她当掉首饰,没日没夜地做针线活,绣荷包、纳鞋底,换点钱粮还债。 债主上门拍桌子骂人,她愣是一滴眼泪没掉,只说:“阎家欠的,我慢慢还。” 这话传到阎锡山耳朵里,那是什么感觉?那是在最落魄的时候,一个女人给了你所有的体面和希望。后来阎锡山东山再起,去了日本留学,见了孙中山,成了山西都督,名震一方。可他回到家,在徐竹青面前,还是那个会脸红的小伙子。他不止一次对人说:“我家竹青,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 可就是这么好的女人,有个在当时看来“致命”的缺陷——不能生育。结婚十几年,肚子没一点动静。阎家就阎锡山这一根独苗,断了香火,这在那个年代是天大的事。 起初阎锡山还护着媳妇,说:“没孩子就没孩子,有她就够了。”但架不住全家上下的压力,连徐竹青自己的爹都上门劝:“让锡山纳个妾吧,别断了阎家的根。” 这话从娘家人嘴里说出来,徐竹青彻底没了退路。她心里淌着血,还得笑着跟丈夫说:“纳一个吧,我来给你张罗。” 这就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她的价值,最终还是被“能不能生”给定义了。 阎锡山最终同意了,但他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很“爱老婆”的条件:小妾进门,必须改姓徐,当徐竹青的“妹妹”;生的孩子,都得管徐竹青叫“妈”,管亲妈叫“姨”;家里大小事,还得是徐竹青说了算。 他以为用规矩就能锁住人心,可人心这东西,最不讲规矩。 14岁的许兰森就这么进了阎家,改名“徐兰森”。阎锡山也确实按当初说的办了,新婚夜撂下狠话就去了徐竹青屋里,平日里对徐兰森也客客气气,保持距离。 徐兰森也争气,接连生了5个儿子1个女儿。孩子们呱呱坠地,阎锡山第一时间抱去给徐竹青看,奶声奶气地教他们喊“妈妈”。徐竹青也真心疼爱这些孩子,缝衣做饭,视如己出。那几年,阎家大院里一派祥和,一个完美的“一夫一妻一妾”和谐家庭范本。 转折点发生在中原大战后。阎锡山战败,带着徐兰森和几个孩子避居大连。这一年多的朝夕相处,改变了一切。徐兰森的温柔顺从,默默陪伴,让他渐渐习惯了身边有这么个人。毕竟,一个是共患难的恩情,一个是绕指柔的温情,时间久了,天平总会倾斜。 等他们回到山西,阎锡山直接带着徐兰森住进了新建的西山别墅。徐竹青,被留在了老宅。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孩子。有一天徐竹青去别墅看孩子,刚到门口就听见小儿子冲着徐兰森甜甜地喊:“妈妈!我要吃糖!” 那一刻,徐竹青感觉天都塌了。她冲进去,指着徐兰森,声音都在发抖:“不是说好的吗?孩子只能叫我妈!” 阎锡山闻声出来,皱着眉说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徐竹青所有的幻想。他说:“她本来就是亲妈,孩子叫她一声妈,有什么不对?” 一句话,否定了过去十几年的所有约定。原来,所有的“规矩”和“承诺”,在“血缘”这个硬道理面前,都脆弱得不堪一击。徐竹青彻底心寒,当天就搬了出去,从此与阎锡山分居。 故事的结局,充满了唏嘘。 当初那个以为年轻貌美就能赢下一切的小妾徐兰森,并没有笑到最后。或许是常年的压抑和委屈,1946年,年仅48岁的她就病逝了。她一生为阎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到头来,也不过是历史尘埃里一个模糊的名字。 而阎锡山呢?1949年,他带着徐竹青去了台湾。晚年的他,身边陪着的,还是这个被他伤透了心的原配。1960年,阎锡山病逝。四年后,徐竹青也随之而去,两人最终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