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偏是H20?”——当这款芯片在7月15日被特朗普政府重新放行时,问题就像引线一样被点燃。短短两周,国家网信办7月31日深夜紧急约谈英伟达,要求对“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给出证明。而英伟达8月1日凌晨的回应却只是一句“没有后门”,对是否植入美国国会正在强推的《芯片安全法案》所要求的硬件级监控模块,只字未提。 把镜头拉回2024年春天,为了绕开拜登政府层层加码的出口管制,英伟达把旗舰芯片“阉”成H20:算力砍半,带宽缩水,但CUDA生态依旧丝滑,正好卡在“能卖”与“够用”的微妙平衡点上。结果一年不到,中国企业下单总额冲到约180亿美元,库存100万颗,黄仁勋7月又追加了30万颗给台积电。数字背后,是无数AI训练集群正等着它点亮——金融风控、电网调度、自动驾驶、军工仿真,每一块H20都可能接入最敏感的数据洪流。 偏偏就在订单雪崩式涌入的时候,美国众议员比尔·福斯特跳出来放话:定位追踪、远程关闭“技术已成熟”,必须写进受控芯片。换句话说,华盛顿想要的不是简单的禁售,而是“能卖,但随时能锁”。一旦芯片被悄悄植入坐标回传与静默销毁指令,等于给每一台中国服务器套上电子脚镣:跑得快,却永远跑不出别人画的圈。 黄仁勋7月16日在北京穿唐装、飙中文,说“中国AI不可阻挡”,转头就在硅谷对投资人预警“失去中国市场将损失500亿美元”。同一张面孔,两副台词,把商业利益与政治算盘同时拉满。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4月亲手掐断H20出口,7月又亲自放行,被白宫经济顾问称作“符合美方当前利益”的急转弯。这一掐一放之间,时间刚好够台积电把30万颗芯片做成“带开关”的版本吗?没人敢拍胸脯保证。 技术细节上,安全研究者已经指出:固件里藏一段加密指令,或电路里加一条隐藏总线,就能让芯片在收到特定握手包后立刻变砖,传统检测手段极难察觉。一旦成真,金融交易所的毫秒级风控模型可能在战时被瞬间熄火,电网AI调度可能大面积离线,后果比“买不到”更可怕——那是“买来了,却在关键时刻被关机”。 所以,当英伟达还在用“符合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的公关辞令打太极时,国内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悄悄把订单转向华为910C、寒武纪590等国产方案。毕竟,没人愿意把命脉系在一颗可能随时熄火的芯片上。人民日报7月22日直言:多款国产AI芯片实测效率已超过H100,继续封锁H20已无法迟滞中国AI发展。这句话既是对美方技术霸权的回应,也是对国内产业的动员。 故事讲到这儿,结论已经摆在眼前:穿唐装的外企CEO不会比一颗自己能掌控的芯片更可靠。评论区说说,如果你是企业CTO,还敢把核心训练集群押注在H20上吗? 网信中国7月31日《国家网信办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 人民日报7月22日《H20芯片解禁,怎么看?》 央视新闻7月29日《中国市场需求强劲,英伟达向台积电追单30万块H20芯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