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   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

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   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国的目的不会变,借中美谈判先收割全世界倒是成功了。   比如在7月初,特朗普政府强势与欧盟达成了号称“史上最大能源协议”的交易。欧盟将在三年内从美国进口总额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涵盖液化天然气、页岩油、原油、煤炭,甚至氢能试点项目。   与此同时,美国还要求欧盟三年内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并达成一笔未公开金额的军购协议。美国这是通过能源、投资与军购的捆绑,全方位地从欧盟身上获取利益,让欧盟在经济与军事层面都对其产生更多依赖。   而美国之所以在中美谈判中搞这种拖延战术,主要是因为其国内政治压力大得像山一样。   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得很,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矛盾多得数不清,利益诉求也完全不一样。在对华政策上,分歧就更大了。   军工企业想靠着一直对中国强硬,拿到更多军事订单,好让自家生意红红火火;可那些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却盼着能改善和中国的关系,保住自己的“饭碗”。   这种内部的分裂,让美国政府在制定对华政策时,像个没头的苍蝇,不知道该听谁的,只能通过拖延谈判,来争取时间平衡各方利益,重新调整国内政治格局。   美国的选举政治也在这中间起了关键作用。选举的时候,政客们为了拉选票,讨好选民,经常会说一些激进的对华言论,把国内矛盾往中国身上推。   可在实际操作中,又得考虑和中国保持对话的必要性,这就导致谈判老是拖拖拉拉。他们想在谈判中给选民营造一种在为美国利益努力的假象,同时为自己调整政策争取时间,好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压力。   所以说,美国在中美谈判中的拖延战术,看似聪明,实则是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在国际经济掠夺和国内政治困境的夹缝中,做出的无奈选择。   而这场谈判背后的博弈,也还远远没有结束,未来的局势如何发展,大家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