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首之前,曹操说了句俏皮话。他以为对方会慌,会露怯。可陈宫一句话,让他愣住。接着咬牙。再接着低声暗骂。戏耍没成,反倒让他落了下风。这不是兵败的羞耻,而是谋士之间的较量。人头落地之前,还有智计博弈。谁输谁赢,不一定在刀口上。 陈宫出身东郡武阳,年少刚正,气节远扬。早年曾任县令,因不满董卓乱政,弃官出走。 他最早识人。那年兖州混乱,曹操困顿,他出谋划策,劝其自任兖州牧,重整军队。 曹操听了,一战成名。陈宫便留下,成为曹操帐中谋士。 一文一武,外有典韦,内有陈宫。曹操麾下初具雏形。 可好景不长。陈宫渐觉不安。 他看见曹操疑心太重,对人冷酷。收编降将,却时刻防备;口口声声仁义,转身就杀降兵。 尤其看到曹操杀卢植故吏、屠徐州百姓,陈宫的信念崩了。他信的是道义,不是霸道。 机会来了。建安初年,张邈招吕布入兖州。陈宫劝说曹操出征徐州,自己却暗中调头,带兵迎吕布。 他不是为利。是想借吕布之力,驱逐曹操,为民谋一清官。 但他选错了人。 吕布果断,却反复。善战,却无谋。陈宫屡进计谋,屡遭拒绝。 他建议趁曹操兵疲粮绝,夜袭许都,一战可胜。吕布不听,说:“天太热。” 他提议坚守城池,轮番突袭,扰敌后方。吕布不听,说:“军心不稳。” 机会一个个流失。曹操步步紧逼。陈宫只能硬撑。 他明白,再拖,就没机会了。 建安四年冬,曹操南下,兵围下邳。吕布、陈宫、张辽等困守孤城。 曹军水攻,黄河引流灌城。三面洪水,一面敌军,粮道全断。 吕布依旧优柔寡断,拒不出战。陈宫每日奏策,无一采纳。 陈宫心急如焚。他知再不破敌,就只有败路。可吕布只顾美人,信任日渐转向其他亲信。 屋漏偏逢连夜雨。部将侯成、魏续、宋宪叛变。半夜开城门,引曹军入内。 吕布被擒。陈宫无处可逃,也被捕。 陈宫被带到曹操面前。多年未见,主从再遇。曹操凝视陈宫,没怒,没笑。 他问:“你不是聪明人么?为何归吕布?” 这一句话,像刀子一样插入曹操心口。他本以为陈宫会求饶,会辩解。没想到,陈宫至死都认为自己对。 这不是争地盘,这是争信念。 曹操沉默。然后冷冷转身,下令处斩。 处刑前,曹操忽然生出好奇。他见陈宫神色不变,便想用言语戏耍。 他笑问:“你一死,你那美貌的妻子,怎么办呢?” 旁人都以为陈宫会惊慌,会动摇。 陈宫愣了一下。然后低声说了一句话。 话不长。但曹操脸色立变。随即转身离去,嘴里冷冷嘟囔:“贼子,我中计啦。” 到底他说了什么?史书未载。但民间传说不少。 有说,陈宫故意说妻子盼望曹操收留,好让他放弃杀意。 有说,他用激将法,设局让曹操思量自己名声。 无论真假,曹操动摇了。可他不能退。退一步,是放弃威信,是被看穿心术。 最终,命令未改,刑刀依旧。陈宫从容赴死。 人头落地那刻,没有呼号,没有挣扎。只有沉默。 陈宫死了。曹操让人抬走尸体,吩咐善待其家。 他说:“他虽叛我,却非为己。忠于所主,不失大节。” 他命人送其母妻衣食;还将其女收入府中抚养成人。 从未有一个“叛臣”,被曹操如此优待。 不是因为怜悯,是因为敬重。 陈宫错了吗?未必。他只是选错了对象,却没有选错初衷。 他不想为虎作伥,不想与权谋为伍。他要的,是一个能听忠言、行正道的君主。可在那个年代,这太奢侈。 后人记住他的智。更记住他的直。 他不如诸葛那般未出茅庐,却布天下。也不似荀彧左右朝政,稳掌中枢。 但他敢说“不”。敢走出去。敢赌一次。 败了,也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