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641年,李自成率军破洛阳,据传俘虏了重达300斤的福王朱常洵,将之残忍地与鹿

1641年,李自成率军破洛阳,据传俘虏了重达300斤的福王朱常洵,将之残忍地与鹿肉一起烹饪成菜,取名“福禄宴”与众将士分食,史载“王体肥,重三百馀觔,贼置酒大会,以王为葅,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

明朝万历帝对郑贵妃的宠爱可谓举世皆知,这份宠爱也延续到了她的儿子朱常洵身上。郑贵妃虽为万历生下三子,但两子早夭,仅剩朱常洵一人。正因如此,万历对朱常洵倍加疼爱,甚至曾试图让他继承皇位。然而,太子之位历来“立嫡立长”,朱常洵既非嫡出又非长子,这一提议引发了朝臣的激烈反对。最终,万历不得不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 按照祖制,藩王需前往封地生活,但万历和郑贵妃处心积虑地将朱常洵留在京都。起初,万历以洛阳王府破旧为由,斥资几十万两重建王府。等府邸修好后,他又提出为福王拨付4万顷良田。此举引发朝臣不满,因为洛阳的土地资源本就紧张,且按照祖制,藩王不该占有如此多的田地。迫于压力,万历才同意减半,并以山东和湖广的田地补足。此外,他还将运河沿线的盐税收入划归朱常洵,这一税收占明朝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使朱常洵成为最富有的藩王。 即便如此,万历仍找各种借口不让朱常洵离开京都。郑贵妃更是多次阻挠,直至老太后出面劝说,福王才于1614年离京。临行前,万历再一次倾囊相赠,将大量金银珠宝作为赏赐,甚至还拿出自己一半的私房钱,才依依不舍地送走爱子。 离开京都后的朱常洵,在洛阳的生活更为奢靡。他摆脱了父母的管束,彻底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面对河南的连年灾荒,他不仅不体恤百姓疾苦,反而加重赋税以满足自己的享乐需求。福王的挥霍无度让百姓苦不堪言,民怨四起。

公元1641年,大顺军首领李自成率军攻破洛阳城,俘虏了体重高达300斤的明朝宗室福王朱常洵。这位万历皇帝的宠儿,一向骄奢淫逸,如今却沦为阶下囚,实在是可悲可叹。 据史料记载,李自成下令将福王的肉与鹿肉一起烹制,做成一道取名"福禄宴"的菜肴,犒赏三军将士。"王体肥,重三百馀觔,贼置酒大会,以王为葅,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读来令人不寒而栗。虽然是否将福王烹食,历来有所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福王必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处决的。 李自成为何要如此残忍地对待福王?原因无他,实在是军中粮草匮乏,而这位阔绰的王爷家财万贯。李自成起兵时曾号称"不纳粮",如今打到这一步,急需补充军饷,而福王府中的金银珠宝和钱粮,无疑是最好的来源。 何况李自成对福王财富之丰厚再清楚不过。自打福王被封到洛阳,不仅得了全河南的膏腴田土,还将两淮盐税收入尽数收入囊中,加上各处进贡,简直是富可敌国。据说大顺军攻破福王府邸后,光是清点搬运府中的金银财宝、钱粮衣物,就用了数千人,耗时近十日才完成。 然而,福王虽是皇子,却并不得民心。他仗着父皇万历帝的宠爱,在洛阳作威作福,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李自成除掉这个祸害,反而能博得民心,可谓一举两得。

公元1368年,朱元璋开创了大明王朝,以淮右布衣之身登上帝位的传奇经历,给后世无数枭雄以启发。两百多年后的明末,一个饱受压迫的小吏——李自成,同样试图复制朱元璋的成功。在1644年,他几乎触及梦想的顶点。然而,从登基到败亡,他只做了42天皇帝,这段短暂的统治将他钉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大明京师,崇祯帝自缢于煤山,大明王朝至此终结。攻占北京后,李自成自认为是下一个朱元璋,幻想建立一个如大明般强盛的王朝。为争取民心,他颁布“三年免粮”等政策,将地主逃亡后留下的土地分给农民,短时间内,民间确实出现了“大顺王朝之下再无暴民”的局面。然而,李自成并未真正意识到,仅靠百姓的支持远不足以稳固政权。 相反,他激怒了士绅阶层。进京后,李自成大肆搜刮北京的士绅官僚财富,将他们得罪殆尽。更糟糕的是,他无法约束部下,特别是刘宗敏,强行拷打官员,滥用夹棍刑具,造成无数冤魂,最终让民心尽失。与此同时,李自成自己也难以抵挡奢靡生活的诱惑。他原本立下军令禁止烧杀抢掠,但却亲自破戒,大肆搜刮宫中财宝,还强占宫女。紫禁城的奢华令他丧失斗志,斗争的锐气消磨殆尽。 失去百姓和士绅支持的李自成,仅用42天便从京城败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更加速了大顺朝的灭亡。李自成被迫一路向南逃窜,最终在湖北陨落。据说,他死于山民之手,结束了这场未竟的帝王梦。无论具体死因如何,他的失败都将中国引向了清朝近三百年的统治,让汉民族的命运陷入危机。 尽管如此,李自成的短暂统治也并非一无是处。他在政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亲民姿态,摒弃明朝的厂卫制度,精简太监人数,还试图恢复基层社会的稳定。但这些努力显得过于短视,战略上缺乏长远眼光。假如他只是一位地方巡抚,或许能被视为一位有才干的官员;但作为一个帝王,他明显缺乏足够的智慧与格局。 李自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让人既恨其短视,又叹其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