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唯爱与榜样,与其改变孩子,不如让自己成长

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 抱着一只鸡来到武汉大学讲堂, 然后摁着鸡脑袋让它去吃地上的米 鸡一直在抗争,死活不吃 可当他松开手后,那只鸡就自觉地去吃米了。 陶行知告诉我们: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强迫孩子去学习, 把知识硬灌给孩子,他是不情愿学的 . 但如果让孩子自由地学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好很多 一个家庭使足了力气希望改变孩子 那这个家庭还未觉醒 真正觉醒的家庭,是父母不停止成长和改变 孩子其实也跟着一起优秀 . 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朋友有个4岁儿子,一段时间孩子回家, 就往沙发上一躺,拿着ipad玩起来,朋友一时很疑惑 不知儿子什时候养成了这个坏习惯。 思索之间,她突然想到自己每天下班回到家, 也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 发现问题后,她回家除了陪孩子做家务 就拿起自己的书,儿子也随之改变 深刻领会父母是孩子蕞好的老师 . ❷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 杨澜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 如果你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 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如果孩子也没有变成期待的样子, 不如收回放在孩子身上的目光,先做好自己 . ❸7个成长的方式 1.改变语言,表达尊重与合作 与其说,你必须做这件事 不如说,我听见你…我看见你… 与其说,你没把这件事做好,你太差劲了 不如说,你一定感觉不开心吧 你需要帮助吗,你可以帮我去帮助你吗? 我要做出哪些改变能更好的帮你 停止命令打击式语言, 学会描述事实,说出感受,表达尊重 启发式提问,教会合作 2.敞开心扉,表达爱 让孩子睡觉时的样子印在自己心里, 每天发自内心与孩子分享自己。 想想孩子生病,在急诊室或医院时 或认识的另一个孩子生病或被疾病折磨时 这些回忆会让我们意识到此刻的我们多么有福气 抓住这种感觉,告诉孩子 让孩子知道和他在一起多么的幸福 3.接纳真实的孩子 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起伏生气沮丧恐惧 孩子只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是个孩子。 接受孩子的眼泪、恐惧、吵闹,还有固执 童年不会永久持续,让孩子感受无条件的爱 4走进当下 抛掉今天要问孩子哪怕一个问题的冲动 仅仅是单纯地观察,并跟随孩子的带领 拥抱孩子,无须言语或评价, 今天就开始为孩子创造"做自己"的空间 观察他们做自己时的样子。 留意孩子的身体语言 尝试在语言之外体会他们的感受 让花成花,树成树,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5不做评判 6接受不完美 7受点苦 具体查看图片 .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