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中国最能挣钱的寺庙不是少林寺,也不是灵隐寺,而是无锡人自己家门口的灵山大佛。 这两年年轻人爱往寺庙跑,雍和宫的手串炒到加价卖,灵隐寺的咖啡成了网红打卡地,少林寺的武僧视频动不动几十万赞。 但要论谁最能赚钱,这些热闹的主儿都得往后稍 —— 江苏无锡的灵山大佛,才是藏在大佛影子里的 “隐形富豪”。 2024 年,灵山大佛光门票就收了 7.62 亿。 这数儿怎么来的?它门票卖 210 块一张,去年来了 360 多万人,算下来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要知道,少林寺全年营收也就 12 亿,灵山大佛单靠门票就超过了它的一半;灵隐寺门票才 45 块,就算游客比它多,总收入也追不上。 更绝的是,它赚钱不靠 “山路卡脖子”。 峨眉山靠索道一年赚 4.1 亿,占了总营收的四成;九华山的索道加景区车,收入能占近六成。 这些地方山路陡,游客不得不花钱买路。 但灵山大佛脚下是平原,压根没索道什么事。 它靠的是把 “拜佛” 变成一场从头到尾的 “沉浸式消费”。 进景区先过 “九龙灌浴”,每天 10 点、11 点、下午 2 点准时喷水,金莲花慢慢打开,里面的太子像转一圈,工作人员就往池子里撒硬币。 游客蹲在池边抢,说抢到了能求子求福。 就这几分钟的表演,能让游客多待俩小时,顺便在旁边的素面馆吃碗 68 块的罗汉面 —— 这价格,比无锡市区贵了三倍。 往里走,有个 “五印坛城”,藏式风格的金顶建筑,进去得另掏 30 块。 里面摆着唐卡、转经筒,好多人摸完转经筒,就去旁边的法物流通处买几百块的绿松石手串。 最赚的是 “灵山吉祥颂” 实景演出,一场 40 分钟,票价 80 块,一天演 3 场,2024 年光这一项就收了 2.8 亿。 舞台上光影变幻,演员穿着古装演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结尾时整个剧场顶会打开,露出外面的灵山大佛,好多人看完当场就捐了功德钱 —— 扫码就能捐,系统还自动生成电子祈福证书。 它还特别会 “绑定周边”。 和隔壁的拈花湾搞联票,180 块的拈花湾门票 + 210 块的灵山大佛门票,打包卖 350 块,比单买便宜 40 块。 可拈花湾里的民宿,旺季一晚要 1200 块,还得提前半个月订。 2015 年建的拈花湾,本来是个仿江南水乡的小镇,现在成了 “禅意度假区”,里面的商铺全是卖香薰、禅服的,一件棉麻袍子能卖 500 多块。 2024 年,拈花湾光商铺租金就收了 1.2 亿。 对比一下,成都大慈寺也在市中心,旁边就是太古里,靠商业体带流量,但 2024 年门票收入才 3000 万,连灵山大佛的零头都不够。 有人说灵山大佛是 “披着寺庙外衣的文旅公司”,这话不假。 它的运营方是灵山文旅集团,背后有专业的商业团队,连卖的素饼都有 “低糖”“非遗工艺” 的包装,2024 年线上卖了 8000 多万。 但吐槽也不少。 无锡本地人说,小时候去灵山大佛才 50 块门票,现在涨了 4 倍多,里面啥都要钱,连喝口热水都得买 15 块的禅意水杯。 有游客晒账单:门票 210 + 演出 80 + 素面 68 + 手串 398,一趟下来小 800 块,“拜佛比逛街还贵”。 还有人发现,灵山大佛 1997 年建成时花了 2.6 亿,现在光每年的维护费就 1.8 亿,可景区里的佛像鎏金,用的是 999 金箔,“这钱花得值不值?” 不过争议归争议,钱是真没少赚。 它不用像少林寺那样全球巡演卖武僧 IP,也不用像普陀山那样靠索道 “卡脖子”,就靠把 “佛事” 拆成一个个能花钱的小场景,就成了寺庙里的赚钱王。 每天傍晚,夕阳照在 88 米高的大佛身上,金光闪闪的。 山下的停车场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巴排得整整齐齐,车上的人还不知道,他们接下来要为这场 “禅意体验” 付多少钱。 有网友觉得灵山大佛把 “拜佛” 做成了流水线生意,210 元门票打底,里面处处是消费陷阱,抢硬币、看演出、买手串,一套流程下来小一千,“像是被按着头花钱”。 也有人觉得能理解,毕竟大佛维护、景区运营都要花钱,把宗教文化做成文旅项目,既能让更多人接触佛法,也能创造收益,只要明码标价不算坑。 还有人拿它和其他寺庙比,说比起少林寺搞全球巡演、玉佛寺玩投资,灵山大佛的 “沉浸式消费” 至少让游客有得看有得玩,“花了钱不算太亏”。 但更多人纠结的是 “初心变味”,小时候去寺庙是感受清静,现在满眼都是扫码支付,“连求个心安都得先看价格表,挺讽刺的”。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夏日旅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