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广州构建“市区一盘棋”工业用地储备新范式

近日,花都区临空数智港东翼启动区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花都区政府打出“市级统筹+区级协同”组合拳,围绕“大机制、大布局、大招商、大统筹、大生态”五大思路,构建起“市区一盘棋”的工业用地储备新范式,为全市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土地资源保障。

前瞻预留产业用地“大布局”,实现“地等项目”

为抢抓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平台机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单位市土地开发中心扛起产业用地储备供应主体责任,选取临空数智港东翼启动区作为收储片区,片区位于花都区东部,南侧紧邻白云国际机场,总体范围达1.91平方公里(2865亩)。

该项目首次以市级财政出资,委托区政府具体实施,工业用地出让收益由市级统筹,破解以往区级财政资金存在缺口的困境。通过“微利平衡”原则,将关注点从土地出让单一收益向产业税收、带动就业等可持续经济增长综合效益思路转变,为市区合作收储、多储快储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改变以往“项目等地”思路,依托“弹性路网+特色组团”的空间组织方式布局尺度灵活的产业用地,在园区内前瞻性预留1652亩产业净用地,形成研发创新、智能制造、产业配套等3类“园中园”,灵活适配多元化用地需求,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空间保障,真正实现产业空间“即需即供”。

推进临空型现代产业“大招商”,构建战略产业生态圈

充分发挥市级招商资源优势和政策叠加效应,建立“市级主导、区级配合、部门联动”的立体化招商体系。围绕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精准锚定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三大临空型战略先导产业开展靶向招商,打造临空科创龙头企业总部集群。园内产业净用地全部纳入全市“招商土地超市”,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实现临空产业精准招商。

结合现状条件,按照“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收回,留用地统筹开发,现状保留”四类路径开展土地整备,充分释放产业空间,将征地产生的4条村182亩留用地围绕规划地铁站点集中布局,由政府统筹招商,打造留用地统筹示范区,为园区企业及周边居民提供高品质配套服务,实现产城融合、城乡共荣。

保护区域内山水生态骨架,打通“大岭鼓-港头古村-流溪河”等重要的区域生态要素,顺应山水脉络,构建“水曲脉绿”的蓝绿交织网络,打造1个山体连绵公园和N个产业邻里公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态格局。

临空数智港东翼启动区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广州在工业用地储备模式创新上迈上了新台阶。通过市区联动收储机制,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收储资金难题,更为推动“多储快储、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保障提供了有效路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通讯员穗规资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