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台独”天塌了,特朗普为了顺利访华,给赖清德下了一道死命令。赖清德没有想到,特朗

“台独”天塌了,特朗普为了顺利访华,给赖清德下了一道死命令。赖清德没有想到,特朗普真的就此一退再退,对于出席九三胜利日大阅兵纪念活动很感兴趣。收到中方邀请后,特朗普直接表态“可能会应邀访问中国”,对于我国来说,“特普会”和中美俄三国领导人同框同台毫无疑问标志着中美俄三方关系在谋求确定性之上更进一步。但这对于“台独”分子来说却并不十分利好,因为美国和大陆越近就意味着会和台湾越远,而赖清德又不好拿捏特朗普的心理态度,两相结合之下,赖清德只有更加卖台求荣这一条路。 一度在“台独”路线上疾行的赖清德,近来突然高喊“和平无价,战争没有赢家”,这番180度的大转弯,着实耐人寻味。毕竟就在不久前,他刚把大陆说成 “境外敌对势力”,还借着 “反渗透法”,对两岸交流人士展开大肆打压。这突如其来的降温,究竟是幡然醒悟,还是背后另有盘算? 答案并不复杂。这并非一场孤立的事件,而是中美大国博弈棋局中,一枚棋子的身不由己。 回顾赖清德当局上台后的冒进姿态,可谓有恃无恐。他们动用“反渗透法”等工具,给参与两岸交流的各界人士扣上帽子,起诉案件一度高达两百余宗,在岛内制造寒蝉效应。而美国,则乐见其成,熟练地打着“台湾牌”。 特朗普任内,美卫生部长阿扎、国务院次卿克拉奇相继窜访台湾,加之蔡当局吹嘘 “美台关系创最佳”,绿营更一度鼓噪 “美台复交”,这一系列行径持续加剧台海紧张。 遭逢挑衅之举,中国大陆的立场始终清晰而果决。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清晰表态,对美国和台湾地区所有类型的官方互动,都持坚决反对态度。显然,警示并非只停留在言语层面。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演训,无论频率还是规模都远超以往,这种持续加压,让“台独”分裂势力感受到的紧迫感与日俱增。 然而,棋局真正的变数,来自棋手本身。特朗普似乎正酝酿着某种“战略转向”,并直接向台湾当局传递了压力。他在关税问题上一改强硬,承认此前对华加征的关税过高,并暗示可能应邀访华。为了增加与北京博弈的筹码,有消息指他直接向赖清德方面施压,要求其低调处理过境美国一事,以此向大陆释放善意。 特朗普心里的盘算,可不止这点儿。他对实现“特普会”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可能希望北京在其中扮演某种“润滑剂”角色。在这种更大的地缘战略考量下,台湾的角色就显得愈发微妙。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打“台湾牌”存在明确的底线——利用台湾作为筹码可以,但绝不会为“台独”的终极目标付出真金白银的军事代价。这层意思,台湾当局自己心里其实跟明镜儿似的。 于是,赖清德当局的处境变得异常尴尬,可谓骑虎难下。一边是解放军日益迫近的军事压力,另一边是美国这位“后台老板”反复无常的脸色。他手里的牌已经不多,经济上,“唯一盈利许多的台积电”也早已打包送往美国。如今被美国“吃定”的赖清德,几乎无牌可打,只能听命行事。 这才有了这场精心安排的“灭火”表演。4 月 23 日,赖清德冷不丁地表态,称 “不希望台海发生战事”。与此同时,民进党当局“驻美代表”俞大㵢也亦步亦趋地表示,台湾会“以实力谋和平”,但重点却落在“如果失火了,会自己灭火”上。 这番言外之意再明白不过:别指望美国会派兵协防。如此协调一致的表态,显然是接到指令后的一次战术性撤退。 这一幕,其实似曾相识。2020年,在“美台”勾结升级、解放军战机大规模巡航台海之后,时任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也曾公开澄清,“目前不寻求与美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事后各方消息表明,那同样是特朗普政府在关键当口踩下的急刹。 历史反复证明,在两个大国的战略较量中,台湾当局更多时候不过是被利用、被牺牲的角色。美国的“台湾牌”,永远在“升高紧张”与“管控风险”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绝不允许棋子脱离棋手的控制。说到底,台湾的命运,始终被中美关系这只无形的大手牢牢攥住,其自身的行动空间,远比想象的要小。未来的台海风云,也仍将在这盘大棋局的逻辑下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