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红叶题诗:一叶题诗出禁城,寄予有缘人 大唐中晚期,有位诗人唤做顾况,他曾为朝中

红叶题诗:一叶题诗出禁城,寄予有缘人 大唐中晚期,有位诗人唤做顾况,他曾为朝中大臣,大诗人,但相信听节目的大部分人没听过这个名字。 不过白居易和他可有一段千古美谈,说少年郎白居易初到长安,没啥名气,特请一位文坛资深老前辈指点指点,但前辈看他太过年轻,听到他叫白居易,不仅一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何易?”但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这首诗时,知道这是位大才子,便马上改口说:“写得这诗,居也容易”!对,老前辈就是顾况。 他少年时,跟白居易一样有才,还没中进士,前一日在东都洛阳,没事和几个诗友,在洛水高岸皇帝别宫上阳宫外的一片花草茂美的花圃间曲水流觞,吟诗作赋很尽兴,忽然,他瞅见随着流水从宫墙内飘来一片梧桐树叶,巴掌大,朝上隐约有字,捞起再看,字迹娟秀,竟是一首小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诗写得很简单,但很深刻。 要知道,皇宫内成千上万的女子,十六岁进宫,是不允许轻易出宫的,即使极小部分的人,重见天日,回到围墙之外,至少也得六十岁了,更悲惨的是,绝大部分人连皇帝面都没见过,一年复一年,只得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水,岁月蹉跎、凄风苦雨,度过自己孤寂的一生,此女子的意思是说:一入宫门,寂寥为伴,年年岁岁,暮暮朝朝,再也不见春日。如今我把这样的心情写于红叶之上,希望有缘之人能够看见它。 顾况很感慨,一墙之隔的那一边,犹如鸟笼,而这位宫女和她的姐妹们一样,有翅膀却不能得自由,翱翔蓝天,有七情六欲,却不能表露,生生被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太悲凉了! 不由得,他也拿起笔,有感而发,也捡起一片红叶,急性赋诗一首: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莺,就是本该欢快高歌的雀鸟。写毕,他带着叶子,爬上高处,将其轻轻放到缓缓流水淌入宫内另一条小溪,悻悻然回了家。 过了数日,他和朋友又约到此处吟诗,没想到,水面拐弯处,他看到,一片红叶被挡住不停的大转,连忙上前,一阵狂喜,上头竟是有字的。 还是那隽永的文字: 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 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那么顾况,看完此诗作何感想?他与那位深宫女子,诗作往来,如此浪漫和特别,有没有勇敢地去寻找这位伊人?这份缘,后来有没有发展出令我们怦然心动的爱情故事? 很可惜,这则故事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没有留下任何记载。后人谓之“红叶题诗”。 一位深宫内的宫女,说白了,皇帝的女人,一位还要考取功名的穷书生,很难再有什么后来发生。但古人很倾慕才子佳人两情相悦的故事,又在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基础之上,衍生出了几个非常浪漫的故事,最有名的当属下面这个。让人们相信爱情有天意。 说唐僖宗年间,有位书生唤做于佑,深秋,散步来到行宫围墙之外,之间流水中一片枫叶打捞上来后,有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佑看到这字迹清秀,感情真挚,一下子被打动了,猜测这一定是位有才华的女子,便找来红叶,也写了两句道: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当他把红叶从高处放入水中,望着它流入宫墙后,依依不舍地走了。 他内心,已经暗暗的喜欢上了写诗的女子,但她是谁?怎么见到她?都不可能知晓。他回家后,好多日闷茶不思饭不香,朋友问他怎么啦,他如是相告,朋友也笑话他疯了,劝他好好考功名。 虽然很有才华,但他屡试不中,最后漂泊各地,落脚在一位叫韩咏的官员家当私塾先生。两人关系不错,韩咏就问,我看先生正值壮年,孑然一身,不如我给你做个媒吧。还说宫里面有宫女获罪,被罚给各地官员家做下人。韩咏看这妇人年人品端庄,也姓韩,三十未嫁,干脆顺势给人品不错的于佑当老婆。 于佑见了面,觉得似曾相识,便答应了。等成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一日韩氏给丈夫整理房间,竟发现了那枚红叶,大惊失色,忙问从何而来,于佑如实相告,韩氏很激动地拿出了另一片红叶,于佑一看,这不是当年我写的那片吗? 二人都感觉像是做梦般,泪眼婆娑,爱情太不可思议。韩氏又拿出了一片写满了诗的红叶给于佑看,诗云:独步天沟岸,独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长短一联诗。 或许这个故事才是真正发生过的?总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典故“红叶题诗”,比喻,男女之间奇特的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