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澳大利亚总理火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跟随美国反华,也不是组成美日澳联盟,没想到竟然

澳大利亚总理火了,这一次,不是因为跟随美国反华,也不是组成美日澳联盟,没想到竟然是不跟美国。 阿尔巴尼斯这次算是把澳大利亚憋屈了十年的火全撒出来了。议会里那桌子拍得震天响,直接掏出美国的 “空头支票” 清单 —— 从核潜艇技术转让到稀土供应链合作,从贸易关税减免到关键矿产投资,桩桩件件都是美国当年拍胸脯保证的,结果全成了 “正在研究” 的拖字诀。最绝的是他当场反问:“你们说要帮我们建核潜艇,三年了连设计图纸都没见到,倒是把法国人的订单抢了个精光,这到底是盟友还是二道贩子?” 这事得从 AUKUS 联盟的 “翻车现场” 说起。2021 年美国拉着英国搞了个所谓 “历史性防务合作”,承诺用最先进的核潜艇技术武装澳大利亚,结果三年过去了,澳大利亚花了 360 亿澳元的前期投入,连个反应堆模型都没摸着。更讽刺的是,美国那边自己的核潜艇生产线都忙不过来,拜登政府去年还悄悄把原本承诺给澳大利亚的弗吉尼亚级潜艇建造计划往后推了五年,理由竟是 “要优先满足本土舰队升级”。这哪是盟友,分明是把澳大利亚当提款机 —— 先掏空你的国防预算,再高价卖你淘汰装备。 贸易领域更是一地鸡毛。美国当年为了拉拢澳大利亚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承诺降低牛肉、葡萄酒等农产品关税,结果谈判到现在,澳洲农民连关税减免的影子都没见到,反倒是美国农业巨头通过游说,在澳大利亚市场抢了不少份额。最让澳大利亚人窝火的是,美国去年突然对澳大利亚的锂矿出口加征 15% 的关税,理由是 “国家安全需要”,可转身就把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矿石高价转卖给中国电池企业。这种 “左手倒右手” 的操作,彻底把澳大利亚当成了产业链上的 “冤大头”。 更要命的是,美国在关键矿产合作上的 “画饼充饥”。澳大利亚拥有全球 50% 的稀土储量,美国为了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承诺投资 20 亿美元在澳大利亚建设稀土加工厂,结果三年过去了,资金到位率还不到 15%。反倒是中国企业悄悄加大了在澳大利亚的稀土投资,去年拿下了西澳大利亚州最大稀土矿的开采权。这种对比让澳大利亚媒体都忍不住吐槽:“美国把我们当棋子,中国却把我们当市场。” 阿尔巴尼斯这一闹,直接把美国的 “盟友信用” 撕开了个大口子。最尴尬的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脚还在 G20 峰会上大谈 “印太团结”,后脚就被澳大利亚记者追问:“你们承诺的 200 枚战斧导弹什么时候到货?为什么日本和韩国都拿到了,澳大利亚还在排队?” 布林肯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只能甩出一句 “正在协调产能”,这种敷衍连澳大利亚反对党都看不下去,直接在议会质问:“我们是不是该把‘盟友’换成‘供应商’更合适?” 这事对澳大利亚来说,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破局之机。国内经济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 —— 铁矿石价格暴跌导致财政收入缩水 18%,农产品出口因为中美贸易摩擦损失了 72 亿澳元。阿尔巴尼斯政府很清楚,再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明年大选就得卷铺盖走人。所以这次才敢撕破脸,用 “清单式讨债” 向美国施压,同时释放缓和对华关系的信号。最近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频繁与中国商务部接触,暗示愿意就葡萄酒、龙虾等产品的关税问题重新谈判,这种 “打一巴掌给颗糖” 的策略,明白人都看得出来是在给中美博弈加筹码。 说到底,澳大利亚这是用 “以退为进” 的方式告诉美国:别把盟友当傻子。你要是真把我当平等伙伴,就拿出点实际行动;要是还想玩 “美国优先” 那一套,对不起,我们可不想再当冤大头了。这种态度转变,恰恰折射出美国霸权体系的松动 —— 连最铁杆的盟友都开始用脚投票,所谓 “印太战略” 的根基,怕是要摇摇欲坠了。